职业学校教官个人工作总结 职业学校个人工作总结5篇( 四 )


三、发挥感情效用,锻造情感学习的新空间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美学家梁启超先生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 。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要使学生对语文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发挥情感的效用,才能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建立起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呢?作为老师,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将来要负担起奉献社会和供养自己责任的社会个体——人,不但尊重他们的精神和他们的价值体现方式,而且尊重他们的情感 。学习不应成为他们的负担,学习对他们来说,应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氛围应该是愉悦的 。笔者觉得,在语文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真善美与假恶丑,这才是成功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职高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和教师对他们主观情感的冷落使得他们已经快成为当代应试教育的一个附属品 。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成为培养、呼唤学生个体情感的阵地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去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培养人文素质和情感,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就必须积极创造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
首先,应鼓励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让学生享受到被关注和信任的幸福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强,大脑思维就活跃,容易产生灵感和创造力;反之,缺乏自信,大脑活动就受抑制,很难进行创造性思维 。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让学生时刻告诫自己“我一定行”“我一定能赢”,以十足的信心去制定学习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实现它而奋发学习 。这样的鼓励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被关注、被信任的幸福 。因此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训练都要做到信任每个学生的能力 。
其次,陶冶净化学生心灵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语言文学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 。语文教学不但可以传授给他们文学知识,更能够通过一篇篇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感人的文章感化学生的心灵 。教师应运用语文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陶冶净化学生心灵,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文所包含的感情教育因素,适当发挥,适时引导,会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从事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 。笔者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立足培养学生自身的责任心和感恩心入手,从他们父母的辛勤劳作和讲述亲情重要,旨在建立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让语文课多一些情感,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 。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感悟与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去感悟作品、感受真知,这才是培养学生具有真正自学能力的根本途径 。
四、丰富课堂提问,展现提问的新天地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实际看,课堂提问在多数情况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究其原因,根子仍在课堂提问本身的诸多不足 。具体表现为:其一,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深度,没有思考价值 。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作者是谁”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厌倦,思维也得不到训练 。其二,提问没有新意 。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主题思想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其三,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启而不发 。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必然回答不上 。其四,提问缺乏广度,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其五,提问没有时效性,急于求成 。有些教师发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训练思维能力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