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常识( 七 )


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
参见“军机大臣”条 。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 , 军机大臣的属官 , 被称为“小军机” 。
《谭嗣同》:“ 。
他们叫文言虚词。
要想掌握文言虚词的作用 , 首先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 , 然后才去判断虚词在这里所起的作用 。
常用的意思有:
一、之
1、代词:代人 , 代事 , 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 , 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 ,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 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 , 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 , 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 , 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 , 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 , 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 , 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 , 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 , 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 , 例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 , 例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 , 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 , 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 , 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 , 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 , 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 。例 , 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 , 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 。例 , 百氏之书 , 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 ,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 , 吴广以为然 然 , 胡不已乎 虽然 ,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 。例 , 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 。例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 , 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 ,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 , 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 , 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 , 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