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的起源,有名的年画产地,年画的内容?( 五 )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名人都曾收藏过朱仙镇的木版年画,鲁迅先生给予其很高的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 。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 。”这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特色的很好概括 。现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还珍藏着26幅鲁迅收藏的朱仙镇年画作品 。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流行于华北一带的民间木版年画,因主要产于河北省武强县而得名,有"年画之乡"之称 。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 。是经过绘、刻、印三道工序的彩色套印而成的木版画 。武强年画起源于元代以前,明代初期形成规模,到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公元1662年至1820年),进入鼎盛时期 。直到清末民初,在武强县南关有字号可考的画店仍有144家,其周围68个村庄里共有1587个民间作坊从事画业生产与销售,从业者达数千人,在外地开设的批发庄有180余处,最高年销量达1亿对开张,行销当时大半个中国 。
武强年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构图饱满、主题突出,结构紧凑、线条粗犷,兼施黑、红、绿、黄、紫、粉等色,对比明快,极富有装饰性 。有门画、窗画、灯画、斗方、贡笺、中堂画、炕围画、顶棚画、囤画、对联、条屏等,甚至牛棚马厩也有专门张贴的年画 。在雕法上有的精细,有的粗细相间,尤以大刀阔斧粗犷自然的刻法见长,以阳刻为主,有的兼施阴刻,运用黑白对比,表现出刀味木趣、笔情墨意,弄成独特的古朴而稚拙的风格 。题材主要有戏文故事,风俗时尚、喜庆寓意,娃娃美女,花卉山水等 。代表作品有"踏雪寻梅"、"三娘教子"、"赵州石桥"等 。
武强年画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立了武强年画社;1985年,经河北省文物部门批准,这个久负盛名的“中国木版年画之乡”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 。1992年和1994年举办了两届“中国武强年画艺术节” 。1993年12月,文化部正式命名武强为全国的“民间木版年画之乡” 。
▲佛山年画
华南地区流行的民间木版年画 。产于广东省佛山镇(今佛山市) 。始于明永乐年间,盛于清乾隆、嘉靖年间 。佛山年画分原画、木印、木印工笔三种,包括门画、神像画两大类 。所取题材有各种神像、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 。其特点是线条刚劲、粗放、简练,有木刻趣味 。设色多使用大红、桔红、黄、绿等色,有的还吸收了当地铜衬剪纸艺术的特色,在画中人物的盔甲袍带上加饰金银花纹,使神像金碧辉煌,这种强烈的装饰风格可谓佛山年画的一个特色了 。
▲凤翔木板年画
陕西凤翔南肖村村民邰增科家门前贴的胶印年画 。原来一直从事木板年画制作的邰增科现已放弃这门手艺 。凤翔木板年画多年深受西北民众喜爱,但木板年画近年受胶印年画的冲击,市场极不景气 。如今凤翔县从事版画制作的只剩邰立平、王慧芳夫妇,且至今没有传人,版画工艺面临失传 。
▲东丰台木版年画
【年画的起源,有名的年画产地,年画的内容?】天津东丰台木版年画艺术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一度与津西杨柳青年画一样享有很高知名度 。但是,由于缺乏重视,画版、成品等实物消失殆尽,如今已经不易见到 。天津丰台镇位于宁河、宝坻、丰润、玉田交界处,交通便利,曾商贾云集,有“京东第一镇”之誉 。为与北京丰台相区别,人称东丰台 。东丰台年画历史久远,成气候时,可上溯至清中期,曾有过“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红火场面 。清末民初时,该镇有10多个有名的画铺,13个有规模的染纸作坊,是冀东年画最大的集散地之一 。东丰台年画虽传承杨柳青年画的特点,但亦受东北、冀东民俗的影响,自成一格 。比较起来,在颜色的使用上更为鲜艳,画面更为粗犷和夸张 。另外,版式亦较独特,有的对吉祥字大胆使用,不惜占据画面主体;有的为窗格式画面,将10余块画版拼接套印,浑然一体;还有的再现戏剧情节,可将画面裱制成16幅条屏等 。2004年新春之际,天津民间文史工作者在天津市宁河丰台镇一个当年老作坊的后人家中偶然发现一批近百年前的东丰台木版年画 。这些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老年画画面内容宽泛,有天官赐福、门神、九凤朝阳、美人图、送财童子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