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的小知识ppt( 七 )


吐珠类烟花的燃放最好能用物体或器械固定在地面上进行 , 若确需手持燃放时 , 只能用手指掐住筒体尾端 , 底部不要朝掌心 , 点火后 , 将手臂伸直 , 烟花火口朝上 , 尾部朝地 , 对空发射 。禁止在楼群和阳台上燃放 。
③喷花类、小礼花类、组合类烟花燃放时 , 平放地面固牢 , 燃放中不得出现倒筒现象 , 点燃引线人即离开 。④燃放旋转升空及地面旋转烟花 , 必须注意周围环境 , 放置平整地面 , 点燃引线后 , 离开观赏 , 燃放手持或线吊类旋转烟花时 , 手提线头或用小竹杆吊住棉线 , 点燃后向前伸 , 身体勿近烟花 。
燃放钉挂旋转类烟花时 , 一定要将烟花钉牢在壁或木板上 , 用手转动烟花 , 能旋转的好 , 才能点燃引线离开观赏 。⑤手持烟花不应朝地面方向燃放 。
⑥爆竹应在屋外空处吊挂燃放 , 点燃后切忌将爆竹放在手中 , 双响炮应直竖地面 , 不得横放 。3、消费者还应注意:燃放烟花爆竹产品要保持警觉、清醒的头脑 , 思想意识不正常或喝酒后 , 请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产品 。
未成年的小孩慎用烟花爆竹产品 。4、点燃方式:明确点火部位 , 采用烟或香点 , 侧身点燃后(严禁身体任何部位正对产品的燃放轨迹方向) , 人即离开到安全位置 。
5、万一出现异常情况 , 如熄火现象 , 千万不要再点火 , 更不许伸头、用眼睛靠近观看 , 也不要马上靠拢产品 , 停止燃放其它产品 , 等明确原因 , 再行处理 , 一般为15分钟后再去处理 。
概述鞭炮(英文:firecracker)的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
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 , 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编炮”一直到“鞭炮” , 在鞭炮烟花之乡的江西萍乡上栗 , 人们仍然将体积大、火药多和爆炸力强的单个鞭炮称为“爆竹” 。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 , 而在现代 , 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 , 特别是在春节期间 , 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
由来及解释 无论是过年过节 , 还是结婚嫁娶 , 进学升迁 , 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 , 只要为了表示喜庆 , 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
《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 , 正月初一 , 鸡叫头一遍时 , 大家就纷纷起床 , 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 , 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 , 没有纸张 , 人们便用火烧竹子 , 使之爆裂发声 , 以驱逐瘟神 , 这当然是迷信 , 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
到了唐朝 , 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 , 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 , 连续发出爆破之声 。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 , 小亭犹聚爆竿灰 。
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 , 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 , 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 于是发明了火药 。
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 , 声音更大 , 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 。北宋时 , 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 , 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 , 改名“爆仗” , 后又改为“鞭炮” 。
习俗 每到春节 , 华灯璀璨 , 锣鼓齐鸣 。鞭炮声此起彼伏 , 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 。
空中流光异彩 , 百花争艳 , 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放鞭炮贺新春 , 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 。
最早的爆竹 , 是指燃竹而爆 ,  , 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 , 故称爆竹 。说起爆竹的起源 , 有个有趣的传说 。
《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 , 长尺余 , 一足 , 性不畏人 。犯之令人寒热 , 名曰山魈惊惮 , 后人遂象其形 , 以火药为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