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 。自唐代韩愈 , 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 , 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 , 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 则近道矣 。
四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 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 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 ,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 ,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 ,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 , 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 , 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 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 , 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 ,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 , 上恤孤而民不倍 , 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 , 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 , 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 , 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 , 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 , 其为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 , 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 。实不能容 , 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 , 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 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 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 , 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 , 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 。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一篇 , 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 , 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 , 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 , 便成了《四书》之一 。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 。不过 , 现存的《中庸》 , 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 , 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 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 , 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 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 , 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 唯圣者能之 。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 , 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煜履芷蒲?。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 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 , 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有余不敢尽 ,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造造尔 。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 , 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 , 反求诸身 。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宜尔妻孥 。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 。洋洋乎如在其上 , 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 吲可射思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拚如此夫 。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 。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笃焉 。故栽者培之,倾则覆之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
子曰:无忧者其唯文王乎 。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 , 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攒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 , 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 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 , 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夫孝者 , 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 , 修其祖庙 , 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祖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 , 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 , 爱其所亲 , 事死如事生 , 事亡如事存 , 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祖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礼 , 谛尝之义,治国 , 其如示诸掌乎?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 , 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夫政也者,蒲庐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 , 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 , 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 , 民不可得而治矣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 , 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 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 , 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 , 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之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 , 子庶民也 , 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 ,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 , 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 , 所以修身也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 , 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 。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 , 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 , 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怯,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 , 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 , 不信乎朋友矣 。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 ,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 , 不思而得 , 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推荐阅读
-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 五险一金指什么
- 西塞山前白鹭飞下一句是什么诗句
- 大盘指数是什么
- 神仙暮入黄金阙是什么意思
- 3月22日是什么星座 3月22日是什么星座农历
- moⅠ是什么计量单位
- 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 外资公司注册法人代表是什么意思
- 旷日持久是什么意思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