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王实甫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文章插图
王实甫的《西厢记》
大约在关汉卿进行频繁创作活动的同时,元代剧坛又绽开了一树奇葩,这就是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如果说,关汉卿剧作以酣畅豪雄的笔墨横扫千军,那么 , 王实甫所写的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却表现出“花间美人” 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剧坛上的关、王 , 如同诗坛上的李、杜 , 是一前一后出现的两对双子星座 。
作为剧本,《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锤定音 , 充分肯定了《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
第一节 《西厢记》的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作词章风韵美 体制的创新 题旨的改造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 , 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俱不详 。《录鬼簿》把他列入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关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尚在世 。贾仲明在追吊他的〔凌波仙〕词中,约略提到有关他的情况:“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 。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 。作词章,风韵美 , 士林中等辈伏低 。”所谓“风月营”、 “莺花寨”,是艺人官妓聚居的场所 。王实甫混迹其间,可见与市民大众十分接近 。
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计有14种 。完整地保留下来的,除《西厢记》外 , 还有《破窑记》四折和《贩茶船》、《芙蓉亭》曲名一折 。至于其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 均已散佚不传 。在《贩茶船》中,王实甫写妓女苏小卿怨恨书生双渐负心 , 痛责茶商王魁 “使了些精银夯钞买人嫌”,要“把这厮剔了髓挑了筋剐了肉不伤廉”,她敢爱敢恨,是个敢于为自己命运抗争的女性;《芙蓉亭》中的韩彩云,“夜深私出绣房来,实丕丕提着利害”,主动到书斋追求所爱的书生,也是个敢作敢为的姑娘 。在她们身上,可以影影绰绰地看到《西厢记》中崔莺莺的面影 。
作为戏剧 , 《西厢记》杂剧的结撰和表现方式,当然不同于《西厢记诸宫调》那种由说唱艺人从头到尾自弹自唱的搊弹词 。同时,它也不同于其他的元人杂剧 。元人杂剧一般以四折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则有五本二十折,竟像是由几个杂剧连接起来演出的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络丝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有些折段,《西厢记》还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例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了多首曲词后,〔锦上花〕一曲由莺莺唱,〔幺篇〕则由红娘唱 。又如第四本第四折,开场时由张生唱了〔双调·新水令〕、〔步步娇〕、〔落梅风〕等三支曲子 , 随后由旦角扮莺莺上,接唱了〔乔木查〕以下五支曲子,跟着又由张生、莺莺分唱数曲 。整折戏 , 实际上由末与旦轮番主唱 。这说明王实甫在创作《西厢记》时,突破了杂剧的规矩,吸取和借鉴过院本、南戏的演出形式 。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 , 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 , 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为了适合戏剧的演出,王实甫把董解元所改编的莺莺故事重新调整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题旨作了新的改造 。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唐传奇《会真记》改写为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大胆地和封建家长展开斗争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董解元强调:“自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他把莺莺对张生的爱 , 与“报德”连在一起 。莺莺的自我表白是“报德难从礼,裁诗可作媒;高唐休咏赋,今夜雨云来 。”董解元尽管歌颂年青人对爱情的追求,但又竭力表明他们的越轨行为有其合礼的一面 。他所塑造的莺莺是深受封建思想束缚,而又羞羞答答地追求爱情的大家闺秀 。
在王实甫笔下 , 张生、莺莺固然是才子佳人,但才与貌并非是他们结合的唯一纽带 。王实甫强调,这一对青年一见钟情 , “情”一发难收 , 受到封建家长的阻梗,他们便做出冲破礼教樊篱的举动 。对真挚的爱情,王实甫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纯洁无邪,不必涂上“合礼”、“报恩”之类保护色 。如在第五本第四折的〔清江引〕一曲中,他鲜明的提出:“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他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只要男女间彼此“有情”,就应让他们同偕白首;而一切阻挠有情成为眷属的行为、制度,则应受到鞭挞 。
【王实甫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从宋入元,社会思潮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越来越松弛无力;另一方面 , 在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的情况下 , 尊重个人意愿、感情乃至欲望,开始成为人们自觉的要求 。在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强调“情” 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市井勾栏 , 民众聚集,书会才人和艺人在这里编演大量以爱情为题材的杂剧 。有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就鲜明地把“有情”视为理想 , 像关汉卿在《拜月亭》中提出:“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 , 白朴在《墙头马上》中提出:“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 。”这一声声呐喊,反映了人们希望“情”得到满足和尊重的意愿,是进步思想潮流在剧坛中激起的朵朵浪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