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的文化基因:皇国史观悠久 缺乏文化反思


日本侵略的文化基因:皇国史观悠久 缺乏文化反思

文章插图
几天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举行 。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本期讲坛邀请的演讲嘉宾是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 。?
冯天瑜以历史学家的严谨深刻,用丰富翔实的材料给我们剖析了日本对外侵略这种文化特质的成因、表现、演变和现实危害 , 同时也就日本缺乏对侵略历史的反省和清算问题,给予非常有力的批判 。?
【日本侵略的文化基因:皇国史观悠久 缺乏文化反思】冯先生演讲中提到了一段文献 。一个名叫峰洁的日本人在他写的《清国上海见闻录》里讲到,“洁现在上海军营看到 , 兵卒敝衣、垢面、徒跣、露头、无力,皆乞食 , 没有一个有英勇气概可见 。像这样的士兵,我一人可敌五名 。若给我一万骑,率之征战,可纵横清国 。”这些史料值得我们深思 。?
?冯天瑜:
1894年7月爆发的甲午战争到现在已经120周年,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在战争与政治的背后,深蕴着的文化传统的特质 。?
近代以来,日本多次成为侵略战争的策源地,至今日本的右翼当政者与右翼文人,仍以种种说辞美化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并若明若暗地表示自己是这种侵略传统的招魂人,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解禁集体自卫权是显在表现 。日本右翼的战争观、历史观在学理上是荒谬的,在法理上是非法的,而且包藏着相当严重的现实危险性,理所当然地遭到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和平力量的谴责 。但二战后大半个世纪,坚持侵略传统的右翼却能在一个文明水平颇高的国度,长期强势占据执政地位与话语主导权 。造成此种怪异现象,有复杂的国际原因与国内原因,而深刻久远的文化传统发挥历史惯性作用 , 无疑是其中一种重要因缘 。?
积淀久远的“皇国史观”与“八纮一宇”说 ?
地处东亚外缘的岛国日本,国土狭窄,资源不富,却“不甘处岛国之境” , 很早就产生强烈的领有世界的妄念,这在日本的“皇国史观”中有鲜明展现 。?
“皇国史观”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动员的精神主脉 。此一史观认定:日本天皇制国体高踞万国之上 , “万世一系”的天皇治下的“神国”日本,应当统领世界 。此一意旨 , 正式宣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而其思想渊源则伏笔千载之古:早在公元8世纪,以汉字书写的日本古典《古事记》(公元712年成书)、《日本书纪》(公元720年成书)中已有呈示 。至中世,伊势神道的五经典之一《倭姬命世纪》宣称:“大日本神国也,依神明之加被” 。此种神化大和民族、神化天皇 , 认定天皇统治世界的思想自古代延传至近代 , 形成以明治天皇《教育敕语》的“尊皇爱国”论为主旨的皇道主义 , 而对外侵略扩张则是皇道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日本的“神国”论直接推衍出海外扩张论,而其中的观念联结便是“八纮一宇”说 。?
传说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便有“八纮为宇”臆想 。“八纮”一词原出中国典籍《列子·汤问》、《淮南子·地形训》 , 意指四方四隅 。日本最初的古典《日本书纪》借用此词,编造神武天皇建都诏书,内称:“兼六合以开都,掩八纮而为宇 。”意欲将世间八方,置诸一宇(屋顶)之下,而这个“屋顶”,便是世界最高君主日本天皇 。此一妄念 , 自古代延至近代 。明治维新伊始,即以天皇名义发布《宸翰》(御笔信)曰:“朕安抚尔等亿兆 , 终欲开拓万里波涛 , 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富士山)之安 。”这正是“八纮一宇”的形象诠释 。?
“雄飞海外”、将八方疆域收入治下,是日本统治阶层千余年来的梦想,其掠占的首批目标是邻近的朝鲜半岛、台湾岛、库页岛,以及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整个东亚大陆乃至全世界则为其侵略的“远大目标” 。?
天皇的御用文人不遗余力宣扬此说 。1903年,日本“国柱会”成员田中智学把神武天皇“掩八纮而为宇”之语概括为“八纮一宇”,其字面义为“四海一家”,实则宣示日本为统一全世界的霸主 。1915年3月11日,国柱会机关报《国柱新闻》刊登《神武天皇の建国》一文,正式抛出“八纮一宇”说 。1940年7月26日,日本近卫内阁制定《基本国策纲要》,声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八纮一宇”为其根本目标 。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期间 , “八纮一宇”成为日本帝国的国家格言,其军政机构悬挂两大条幅,一为“武运长久”,一为“八纮一宇” 。?
践行“八纮一宇”的海外扩张
?
作为日本千余年的国家格言,“八纮一宇”决非徒快口耳的言辞,而是实行方针 。自大和国于4世纪末、5世纪初统一日本开始,即践履“掩八纮而为宇”的扩张计划 。?
4世纪末,倭王侵犯朝鲜,渡海攻破百济、新罗城池,迫使朝鲜半岛人众为其臣民,并掳掠奴隶、布帛,后高句丽军击败倭军,倭王退回日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