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使中日关系易位的启示


甲午战争使中日关系易位的启示

文章插图
1895年 , 甲午战争结束后,日军在威海遣返被俘清军
120年前发生的甲午战争,是新兴的日本同腐朽衰败的清末中国的一场决定两国命运之搏 。此前被“天朝”视为“蕞尔小邦”的原中华文明的师从者,竟然把文化母国打得一败涂地,这不仅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发展轨迹,也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双方往来的相互观感 。
回顾甲午战争,应力戒狭隘单向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悲情意识,而将其放在中国和日本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来审视 。甲午战后,中国以日本为自身崛起的坐标,激发起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潮 , 在抗战和经济竞赛中实现战胜和超越,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日关系 。
日本对华仰视到俯视——荣辱靠实力
中国自汉代起同日本接触,至唐代以后日本才对华形成了密切往来 。从那时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人对华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唐朝至宋朝是“仰视” , 日本学习中国文化走出蒙昧落后时代;从元代到甲午战争前是“平视”,日本借台风即所谓“神风”击败了忽必烈的舰队,不过明朝军队又在朝鲜打败日军使其收敛了野心和傲气;从甲午战争后到抗战结束是“俯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将清朝统治的中国打得一败涂地,傲慢一发不可收拾 。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中日两国最早的密切交往,是靠中国对日军事胜利得以建立的 。公元633年 , 日本出动舟师数百,进攻朝鲜半岛白江口 , 唐朝军队与之交锋大败之 。这一仗使日本看清了自己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落后 。日本从此心悦诚服地向唐朝全面学习 。7世纪至8世纪,日本大量派出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赴大陆,学习制造工艺、建筑美术、典章制度等等 。日本在唐代对中国的尊重,反映出这个民族善于学习的优长,同时也显露了其崇拜强权的特性 。
中国的宋朝被元朝灭亡后,日本一批人便认为神州的文化精粹只保留在自己国内 。16世纪,日本人购买和仿制西洋火枪,对中国又拥有了火器优势 。当时日本流浪武士组成的武装团体即明朝人所称的“倭寇”窜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祸百年,使中原王朝首次有了海防危机 。
明末的中国虽已衰败,在1592年至1599年还能派出10万大军跨过鸭绿江,联合朝鲜取得抗倭援朝的胜利 。这一胜利遏制了日本的侵华野心,赢得中国东邻半岛近300年的稳定 。
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幕府时期的日本因感受到外来威胁实行锁国 , 却不禁止西洋武器输入和讲西方科学技术的“兰学”(当时日本通过荷兰学习西方 , 把西方科学技术统称为兰学——本报注) , 开放程度大大高于闭目塞听的清王朝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实行西化增强了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征韩”、“征清”便被迅速付诸实施 , 1894年即甲午年间中国所遭遇的那场战祸已势不可免 。
“脱亚入欧”与“中体西用”——变革须彻底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日本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也面临着同样命运的威胁 。令人叹息的是,日本是以牺牲中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
1853年7月,刚刚跻身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军舰,闯入日本港口 。此时的日本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看到抵抗必败 , 便于1854年同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条约》 。接着,俄国、英国也接踵而来,日本又相继与它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开放横滨等港口让西方开租界(“居留地”)并给予领事裁判权 。
面对西方入侵,日本采取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办法,那便是挤进西方的行列,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所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 。如今还印在1万日元钞票上的人头像,便是被称为“近代东洋启蒙之父”的福泽谕吉 。明治维新之前,福泽谕吉访问了美国,回国后便大力宣传“脱亚入欧” , 积极主张日本应该放弃过去学习的中华文明和儒教精神,吸收西洋文明优胜劣汰的思想,加入西方行列而与东亚邻国绝交 。
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时,中国也搞了洋务运动 , 却因指导思想不同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日本虽保留天皇制和封建武士的传统 , 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上全面学习西方,而清王朝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只引进了一些西方“器物”,而拒不做体制改革 。
【甲午战争使中日关系易位的启示】一个国家的社会变革,必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全面配套实施才能成功 。日本明治维新提出的三个口号是“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 , 清王朝却只提“富国强兵”,又甚不得力 。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青壮年男性已基本完成了扫盲,几乎全部男童和半数女童也已接受义务教育,而中国占人口总数九成的下层民众包括兵卒大多目不识丁 。一个有文化的国家和军队同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和军队较量,其结果在战前便已注定 。
日本的近代化是“武士的近代化” 。图为1862年的福泽谕吉 。他在明治维新后大力提倡向西方学习,被称为“近代东洋启蒙之父” 。自1984年起,他的肖像被印在了日本面额最大的纸币(1万日元)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