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为什么不吃鸭子


纪晓岚为什么不吃鸭子

文章插图
纪晓岚为什么不吃鸭子
纪晓岚绝对不吃鸭肉,纵使名厨烹调,也从不下筷 。他喜吃瓜果、精肉和茶,有二三斤精肉加上茶水 , 便是一顿美餐 。对鸭肉,他总觉得腥秽难以下咽 。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宴会,朋友不知道他这一习惯 , 把一块鸭肉和一块瘦肉,夹进他的盘子里 , 他因说话没有注意,又是近视眼 , 没有看得真切 。鸭肉吃下去,立即大吐 。自此,他在宴会上特别小心 。
纪晓岚简介
职业:官员,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毕业院校:白鹿学院
个人概况
中文名:纪昀
外文名:too jj
别名:纪晓岚,春帆,石云,观弈道人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间府献县崔尔庄(属河北沧县)
出生日期:1724年6月
逝世日期:1805年2月
信仰:道教
其他信息
主要成就:编纂《四库全书》 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等 。
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享 年:81岁
谥 号:文达
【纪晓岚为什么不吃鸭子】人物趣事
纪晓岚具有幽默风趣的真性情,清人牛应之说:“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 。”
纪晓岚年幼时与五六个小孩踢藤球,刚好踢中路过的知府轿子 。知府拾起藤球,纪晓岚欲取回球 。知府见其出众,遂出对联以试之 。曰:“童子六七人,唯汝狡 。”纪晓岚说:“太守二千石,独公...要是你把球还我,就是‘独公廉’;要是不还,便是‘独公贪’了 。”知府叹其聪敏,于是把球还给他 。
纪昀喜养犬,曾有一犬唤为“四儿”(当时四子未诞),随其发配新疆 , 感情弥笃 。后在被诏回修书途中,被家中佣人毒杀,纪晓岚气急之余,厚葬之,遂将佣人居舍题为“师犬堂” 。
纪晓岚喜欢吃肉类,不喜食五谷 。“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平生不谷食,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 。饮时,只猪肉十盘 , 熬茶一壶耳 。”
历史评价
《清史稿》赞纪昀“学问渊通” 。作为当时华北著名的才子,纪昀与杭州袁枚齐名,俗称“北纪南袁” , 两人也曾在各自的著作中提起对方 。
清朝乾隆帝:“纪昀本系无用腐儒 , 原不足具数,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 。”
清朝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第六卷:“(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 , 乃名言也” 。
清朝洪亮吉《续怀人诗十二首·纪尚书昀》:“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 。
清朝牛应之《雨窗消意录》:“纪文达公昀 , 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 。
清朝钱泳《履园丛话》:“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 。
礼亲王代善之后昭梿评价他:“北方之士罕以尉博雅见称于世者,惟晓岚宗伯无书不读,博览一时 。所著《四库全书总要》总汇三千年间典籍 , 持论简而明,修辞淡而雅,人争服之 。今年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粒谷,真奇人也 。”
后世影响
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 , 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 。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 。总体而言,他的一生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银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 。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 。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的形象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在银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也颇说得过去 。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 。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 。可见纪晓岚并没有那么完美.
人物著作
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 。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 。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 , 二十四卷 , 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 《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 。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 。《纪文达公遗集》 ,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 , 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 。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十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 。
生平经历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 。明永乐二年(1404年) , 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 , 入安民里四甲籍 , 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 。到纪晓岚 , 北迁已十四世 。有据可考,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 。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 。二十一岁中秀才 , 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 , 为解元 。接着母亲去世 , 在家服丧,闭门读书 。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 。外放福建学政一年 , 丁父忧 。服阕 , 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 。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 。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 。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 , 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 , 惨淡经营十三年,《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三千四百六十种 , 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分经、史、子、集四部 。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 。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 , 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 。《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 , 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 , 无疑是一重大贡献 。
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 。接着升为左都御史 。《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 。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 。嘉庆八年(1803) , 纪晓岚八十大寿 , 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 。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 , 兼国子监事 。他六十岁以后 , 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 。纪晓岚卒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 。朝廷特派官员,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