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胤礽为什么叫废太子?胤礽怎么死的


清朝胤礽为什么叫废太子?胤礽怎么死的

文章插图
清朝胤礽为什么叫废太子?
胤礽母亲赫舍里皇后为康熙皇帝的第一人嫡皇后,首辅大臣之首索尼之女,赫舍里产胤礽时难产而死,故康熙爷立胤礽为太子 , 由康熙爷亲自教导,但可能是长大后太过娇纵等等很多原因,为康熙爷忌惮,故而痛心疾首的废了他,二废二立,可见康熙爷对他的情意匪浅,但是终究是费了的,所以又叫废太子 。
胤礽怎么死的
康熙五十一年复废皇太子胤礽,禁固在咸安宫内 。胤礽并不甘心,借医生为其妻石氏诊病之机,用矾水写信与外界联系,又被发觉 。自此,康熙帝十分戒备 , 凡大臣上疏立储者,或处死,或入狱 。康熙六十年三月在康熙帝庆寿之日,有的大臣上疏立皇太子之事,康熙帝对此置之不理;事过数日,又有十二人联名上疏立储,康熙帝怀疑这些人为胤礽同党,均给予处罚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 康熙帝病重,传位皇四子胤禛 。胤禛将康熙朝两立两废的皇太子胤礽,迁居到祁县郑家庄,被众兵严加看守 , 最后于雍正二年十二月病死于的所,时年五十一岁 。
爱新觉罗·胤礽简介
中文名:爱新觉罗·胤礽
别名:理密亲王
性别:男
民族:满族
【清朝胤礽为什么叫废太子?胤礽怎么死的】出生年月:1674年5月3日
去世年月:1724年12月14日
主要成就:监国理政、代郊祀、祭陵等
国籍:清朝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坤宁宫
父亲: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母亲:孝诚皇后赫舍里氏
主要经历:两立两废,幽禁十二年
职业:皇太子
性别:男
被废原因
没有处理好皇帝与储君的矛盾
当时处于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向中央集权过渡时期 , 预立储君 , 包括皇帝、满洲贵族和储君本人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 。比如,实行储君制度,就应当坚持储君不御政 。皇太子御政,必然引发皇太子与皇帝的权力冲突 。皇太子御政,必然从中植成党羽,与皇权相争 。康熙帝一方面改革前代的皇位继承制度 , 建立储君;另一方面又让太子领兵从政 , 派皇太子和其他皇子参与各种军政事务,其本意是锻炼和培养皇子 , 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 。皇太子权势的增长侵犯和威胁了皇权 。无形中朝廷里似乎要出现两个中心 , 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侵犯 。康熙帝事与愿违,陷入旋涡,遭到失败 。
没有处理好太子与皇子的矛盾
明朝诸王"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清朝诸王"内襄政本、外领师干",这样太子与皇子便发生矛盾 。康熙帝本意是培养教育皇子,却使他们增长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欲望 。这不依康熙帝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皇太子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诸皇子成人之后,赐封世爵,分拨人口 , 建立府第,设置官署,对内临政,对外领兵 。各自所属人员又"各庇护其主",甚而纠集党羽 。这本身就容易与皇权产生某种矛盾 。如果设立皇太子 , 其地位高于诸王,近于皇帝 , 又必然为诸皇子所不容,使矛盾更趋复杂 。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既是皇帝与储君矛盾 , 也是太子与皇子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 。
无法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
清朝立储制,为康熙帝所创,虽思之久远,却事与愿违 。这不是康熙帝无能,而是皇位继承制结下的苦果 。后来雍正帝的"秘密建储制"、慈禧太后的"懿旨立储制" , 都不能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 。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3岁的宣统继承皇位,说明清朝已经走进"家天下"的死胡同 。以民-主共和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才是历史之趋势、世界之潮流、时代之必然、民众之所望 。
轶事典故
父子情深
康熙屡次外出,皆不忘问候留在宫中的爱子;有时胤礽可能对于给皇父写信的事不太重视,康熙便十分焦急,在他心中 , 太子已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曾言"情之最亲者,莫如父子" 。有一次他甚至给太子的书信中说"此间尔请安文书隔绝,朕内心不安 。" 在父子感情最融洽的时 候 , 胤礽偶染小病 , 康熙便急得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父子相互依恋,在康熙出征塞外时 , 胤礽曾奏"臣从来依恋膝下,习以为常",康熙更是考虑周全 , 在塞外凡遇新鲜事物皆不忘寄送京中太子,乃至谕旨太子寄去几件旧衣服以达睹物思人之效;康熙40岁时突患疟疾,外国传教士建议使用奎宁,但奎宁服用后的效果还没有准确的结论,胤礽非常焦急,他呵斥索额图等人粗心大意 。索额图等在皇太子的指责下情急之中当场服用奎宁 , 胤礽这才放心地将药推荐给康熙 。
康熙是一位慈父 , 他疼爱每一名儿女 , 对太子更甚 。但对胤礽不分轻重的骄纵和溺爱 , 最终让他尝到苦果:默许索额图所定规格几乎与皇帝等同的皇太子仪仗、冠服(只有尺寸有些许裁剪);康熙规定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三大节,百官对皇太子都要行二拜六叩的礼节,并避太子名讳;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不惜罢斥重臣明珠;纵容儿子挥霍浪费,如历次外出巡游,太子所用皆较皇帝上乘,命令当地官员搜刮民脂民膏 。东#宫内花销亦高于皇帝;太子脾气暴躁 , 任意鞭挞诸王、众臣,康熙却加以包庇,甚至"以身作则"处置忤逆太子的人;默认私生活不检的太子放肆地广罗美女、豢养面首 。总之,皇太子胤礽的一切过错在康熙处均能得到包庇,康熙不厌其烦地选撤太子的侍从,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儿子无甚过错,唯有儿子身边的小人教唆坏了太子 。长此以往,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养成了不可一世、蛮横无礼的性格,之前的君子气度已荡然无存,变得乖戾暴躁 , 四周早已树敌无数 。后来康熙帝更是训斥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