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牌营销的10大案例 品牌营销的案例有哪些?( 三 )


而后来的农夫果园不为女色所惑 , 出手不凡 , 又一次运用了差异化策略 , 以一个动作作为其独特的品牌识别“摇一摇” 。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意 。
“摇一摇”是一个绝妙的潜台词 。 “农夫果园 , 喝前摇一摇”、“农夫果园由三种水果调制而成 , 喝前摇一摇” 。 “摇一摇”最形象直观地暗示消费者它是由三种水果调制而成 , 摇一摇可以使口味统一;另外 , 更绝妙的是无声盛有声地传达了果汁含量高因为我的果汁含量高 , 摇一摇可以将较浓稠的物质摇匀这样一个概念 。 “摇一摇”的背后就是“我有货”的潜台词 。
在农夫果园打出这句广告词之前 , 许多果汁饮料甚至口服液的产品包装上均会有这样一排小字“如有沉淀 , 为果肉(有效成分)沉淀 , 摇匀后请放心饮用” 。 这排小字看似是要消除一种误会就是有了沉淀并不是我的产品坏了 , 摇匀后喝就行了 。 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它证明产品的果汁含量高 , 但这样的语言在各种包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 , 从来没有人关注过角落里的“丑小鸭” , 农夫果园发现了这只白天鹅 , 并把她打扮一新包装成了明星一句绝妙的广告语“喝前摇一摇” , 变成了一个独特的卖点 。
同时 , 在感性认同上 , “摇一摇”使得宣传诉求与同类果汁产品迥然不同 , 以其独有的趣味性、娱乐性增添消费者的记忆度 。
七、1:1:1 , 金龙鱼比出新天地
在中国 , 嘉里粮油(隶属马来西亚华裔创办的郭兄弟集团香港分公司)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 , 10年来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居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地位 。
调和油这种产品是“金龙鱼”创造出来的 。 当初 , 金龙鱼在引进国外已经很普及的色拉油时 , 发现虽然有市场 , 但不完全被国人接受 。 原因是色拉油虽然精练程度很高 , 但没有太多的油香 , 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 后来 , 金龙鱼研制出将花生油、菜籽油与色拉油混合的产品 , 使色拉油的纯净卫生与中国人的需求相结合 , 使得产品创新终于赢得中国市场 。
为了将“金龙鱼”打造成为强势品牌 , “金龙鱼”字品牌方面不断创新 , 由最初的“温暖亲情金龙鱼大家庭”提升为“健康生活金龙鱼” , 然而 , 在多年的营销传播中 , 这些“模糊”的品牌概念除了让消费者记住了“金龙鱼”这个品牌名称外 , 并没有引发更多联想 , 而且 , 大家似乎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调和油导师是什么有什么好 。
2002年 , “金龙鱼”又一次跳跃龙门 , 获得了新的突破 , 关键在于其新的营销传播概念“1:1:1” 。 看似简单的“1:1:1”概念 , 配合“1:1:1最佳营养配方”的理性诉求 , 既形象地传达出金龙鱼由三种油调和而成的特点 , 又让消费者“误以为”只有“1:1:1”的金龙鱼才是最好的食用油 。
十年磨一剑 , 金龙鱼在2002年才让中国的消费者真正认识了调和油 , 关键在于找到了一个简单的营销传播概念 。
八、采乐去屑 , 挖掘药品新卖点
在漫漫十年的时间里 , 以营养、柔顺、去屑为代表的宝洁三剑客潘婷、飘柔、海飞丝几乎垄断了中国洗发水市场的绝对份额 。 想在洗发水领域有所发展的企业无不被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 , 无不生存在宝洁的阴影里难以重见天日 。 后来的“舒蕾”、“风影”、“夏士莲”、“力士”、“花香”等等更让诸多的洗发水品牌难以突破 。 采乐“出山”之际 , 国内去屑洗发水市场已相当成熟 , 从产品的诉求点看 , 似乎已无缝隙可钻 。
而西安杨森生产的“采乐”去头屑特效药 , 上市之初便顺利切入市场 , 销售量阶阶上升 , 一枝独秀 。
“采乐”的突破口便是治病 。 它的成功主要来自于产品创意 , 把洗发水当药来卖 , 同时 , 基于此的别出心裁的营销渠道“各大药店有售”也是功不可没 。
去头屑特效药 , 在药品行业里找不到强大的竞争对手 , 在洗发水的领域里更如入无人之境!采乐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市场空白地带 , 并以独特产品品质 , 成功地占领了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