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蛋地貌和丹霞地貌(丫蛋地貌和丹霞地貌有什么区别?)地球表面没有降雨的地方真的不多,大部分地貌或多或少都是有水参与形成的 。丫蛋地貌自始至终都是由水形成的 。
“丫蛋”和“夏丹”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现代地学文献中 。两者的汉字“丹”相同,外形相似,是地学中最常混淆的概念 。因此,作者有三个希望:
1.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记住八个字:“风蚀丫蛋,流水丹霞” 。
2.希望大家进一步理解两个概念:丫蛋是以风蚀为主的山脊地貌;丹霞是赤壁的一种赤壁地貌,是由地表水和垂直于地表的节理作用形成的 。
3.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实地考察或户外旅游中,注意观察和思考自然景观的成因,不局限于地质学和地理学 。这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
丫蛋地貌是以风蚀为主的山脊地貌 。1899年至1902年,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丁第二次对中亚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中国罗布泊沙漠有大面积河湖沉积物出露地表,并被强风侵蚀形成独特的山脊状土丘(图1),当地维吾尔人称之为“雅当” 。1 Chuangye.com 903年,何鼎在《中亚与西藏》一书中首次使用雅当一词,专指这种特殊的“山脊状风蚀地貌” 。从那时起,Yardang在英国地球科学文学中开始流行 。
文章插图
通过谷歌地球鸟瞰敦煌丫蛋地质公园(红色箭头表示主风向)
1936年,与何鼎等人一起参与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陈宗其先生在《罗布·努尔与罗布·荒原》一书中,正式将雅当翻译成了“丫蛋” 。丫蛋地貌这个名字是陈宗其以女儿的名字命名的,但事实恰恰相反:丫蛋作为地学术语,出现在1936年正式出版的《地理学报》第一期上,陈宗其的女儿陈丫蛋出生于1942年,中间间隔了近7年 。
在他们的原始文献中,何鼎、陈宗其等人将大脊称为“脉塞”(英文Mesas,意为“房山”),通常高10~30米,形成较早 。被称为“丫蛋”的地貌,高度通常不到1米,形成年代相对较晚 。在后世的文章中,它们被毫无区别地称为丫蛋地貌 。丫蛋地貌最重要的特征是风蚀成因、山脊形态和群聚分布 。这就是所谓的“风蚀丫蛋” 。
典型的丫蛋地貌形成于干旱地区的干涸湖底或河湖阶地,多为松散或半固结砂砾岩 。地壳活动导致湖(河)水退去,湖底抬升露出水面,强劲持久的定向风沿着干缩裂缝(或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吹来,逐渐在原本平坦、固结不良的湖底沉积物上形成一系列不规则的鳍脊和宽阔的浅槽,与主风向略有平行 。山脊有几十厘米到几十米高,凹槽有几米宽,几十米到几百米长,少数有几公里长 。大部分凹槽都充满了流沙 。由于长期风蚀,单个山脊往往呈鳍状或流线型,迎风面通常呈弧形,背风面细长或分散 。沟间充填的流沙表面通常有明显的风成波纹 。
风蚀形成的地貌千变万化,千奇百怪 。“丫蛋”只是众多风蚀地貌类型中的一种 。其他风蚀地貌还包括风蚀洞穴或壁龛、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然而,在如今的许多文章或游记中,几乎所有与风蚀有关的地貌都被统称为丫蛋地貌 。严格来说,只有图1所示的群聚分布的脊状地貌才能称为丫蛋地貌 。甚至有人把流水造成的丹霞地貌称为丫蛋地貌,显然是错误的 。
丫蛋地貌中的“丹”字是音译,与红色无关 。丫蛋地貌的颜色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红色以外的任何颜色 。“丹霞地貌”是指以红色砂砾岩为主要成分,以赤壁为典型特征,以地表水侵蚀为主要因素的地貌景观 。所以有“流水丹霞”之说 。
有很多关于丹霞地貌的文章和专著,可以在网上搜索 。科学博主吕洪波曾经对甘肃冰沟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做了很好的科普 。参见吕洪波教授2015年6月的博文《甘肃张掖冰沟丹霞地貌形成机制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上的《中国丹霞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文本,几乎涵盖了中国六大著名丹霞景观的全部内容和中国学者的研究进展 。它是科研和旅游的珍贵资料 。这本书有1400多页,还有大量丰富多彩的插图,太精彩了 。
文章插图
优雅地貌与丹霞地貌的主要异同 。
地球表面没有降雨的地方真的不多,大多数地貌或多或少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形成的 。丫蛋地貌自始至终都是由水形成的 。首先,形成丫蛋地貌的岩石或岩层主要是湖相砂砾岩 。湖水干涸后,这些裸露的砂砾岩在间歇性流水和长期强定向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地貌,但流水的侵蚀作用远小于大风 。因此,丫蛋地貌被归结为风蚀地貌,由此而来了“风蚀丫蛋” 。
推荐阅读
- 微信关注公众号“美的服务”中0.3秒到
- 抖音邀请你囧妈免费看
- 相亲完,男生回去发微信说:“我到了,很高兴认识你。”这是凉了的意思吗?
- 微信开始内测“视频号”新功能 目前部分城市可以查看到入口
- 抖音搜索“抖音小助手”领小红包
- “穷小子”靠借的5000元创业,如今年卖351亿,5000名同乡跟着富
- 互联网“娱乐至死”、“传说”的元宇宙和“造车”的 B 站|极客一周
- 电信年度账单领1~5元话费
- 百度网盘这次真要“出事了” 朋友们抓紧转移资料!
- 朋友圈刷屏了!微信新出 “恶搞红包” 金额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