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美团的发展历程( 二 )


移动端:美团从11年初开始筹备移动端开发团队, 上线安卓、iOS和iPad, 布局移动端 。
业务扩张:美团相继推出电影票线上预订服务;推出酒店预订及餐饮外卖服务;推出旅游门票预订服务等等扩大线上业务 。 向电影、酒店以及外卖等垂直领域进击, 是美团战略的又一次转变 。 对此王兴解释, 如果把美团的团购看作一个平台的横线, 那么猫眼电影、酒店、外卖等则是一条条深入垂直领域的竖线, 这被称为“T型战略” 。 王兴希望美团通过在垂直领域、细分市场的深耕, 摆脱水平领域粗放型增长与恶性竞争, 从而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
会员体系:美团推出的会员体系主要是用来刺激用户消费, 美团会员不需要花钱开通会员, 只需要你在美团上进行消费即可 。 所以相比较其他平台上的会员, 美团的会员门槛很低而且易达成 。 不同的是外卖会员是需要花钱开通的, 开通即可获得六张五元优惠劵, 31天的有效期, 可在点外卖时使用(部分商家可升级红包额度), 美团还会时不时推出会员红包优惠券, 在特定时间内使用购买会员有优惠, 不得不说这也是美团引流的一个好手段 。
推出美团云:美团云是美团点评推出的公有云平台, 为用户提供稳定的公有云服务 。 作为技术导向型的互联网公司, 美团是中国第一家将服务器完全迁移到云上的TOP5电商网站 。 在虚拟化、自动化运维、服务器稳定性方面, 积累了重要的一手经验 。 截止2014年上半年, 已有包括互联网初创团队、在线教育企业、电商网站以及有影响力的科技媒体等, 落户美团云 。 美团在未来将通过提供更标准化的服务和流程, 吸引更多互联网和企业级用户 。
接入上门服务:美图团在线上线下一直在做很多尝试, O2O大火之时, 美团接入了美甲、保洁、修锁、汽车洗护等上门服务, 大范围扩张 。
和大众点评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 二者合并后, 大众点评的业务重点是低频、高客单价业务, 如婚庆、会展等, 不再参与高频、低客单价领域的价格战、补贴战;反之, 美团将负责如餐饮等高频业务 。 这让美团能在O2O领域有更多的精力给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也有更多精力开辟新业务和进行产品创新 。
推出生鲜业务:小象生鲜在北京方庄店首次亮相, 美团方面称, 这既是美团在生鲜零售领域一次品牌升级, 也是进一步探索生鲜零售行业的开始 。 小象生鲜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商品上, 小象生鲜与超过50家覆盖活鲜、肉类、蔬菜、蛋类等品牌合作 。 采用全程冷链配送、重点生鲜食材直营自采的模式, 依托美团外卖的配送能力, 覆盖门店周边3公里, 通过App下单后, 最快30分钟即可送到 。 该门店还使用了自助支付、智能购物车、人脸识别支付等系统, 消费者可自助结账无需排队 。
后期
进入打车市场:美团点评在南京上线了网约车服务 。 在使用方式、定价方面, 跟腾讯入股的滴滴出行非常相似 。
收购摩拜, 更名美团单车:美团收购摩拜, 布局共享单车市场, 后更名美团单车, 美团APP是美团单车的唯一入口 。
上线小程序:美团最早切入小程序领域, 是为了更好利用微信生态中的流量 。 而最早加入小程序的就是大众点评小程序和美团外卖小程序两项, 之后美团又上线了美团打车等等多个小程序, 丰富用户消费场景, 满足多种需求 。
美团跨界合作:美团联手小杨生煎, 打造「餐饮+ 周边游」新跨界合作;与中国电信开展战略合作跨界创新共享5G生态;和浦发银行合作推出白金信用卡;和星巴克合作, 打造咖啡社交;乾景文旅与美团签署战略合作跨界融合赋能文旅发展等等助力品牌发展, 提高品牌知名度 。
明星代言, 话题营销:17年的杨洋、赵丽颖, 他们年轻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与美团外卖的品牌形象高度吻合 。 再加上“赵丽颖超长外卖单”代言人营销事件, 短时间内便荣登微博热搜榜榜首, 引发近20家顶级外围大号及主流新闻门户网站自主传播扩散, 同时辐射到了百度百家、优酷、爱奇艺等诸多传播平台, 为美团外卖赢得了天价的免费曝光资源, 为后续传播吹响了嘹亮的号角;20年的沈腾和贾玲成为美团的全新代言人, 美团还公布了一系列由两位代言人共同出演的、魔性十足的品牌广告, 结合到餐、酒店、门票、机票、打车等业务场景, 轻松有趣地诠释了美团App“干啥都省钱”;21年的吴磊助力品牌推进年轻化进程, 为美团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群的关注和拥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