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营的问题存在 什么叫运营?( 二 )


直接手段:就是直接跟人达成联系, 打电话、发短信、甚至邮件、加人家微信、拉群都可以通过直接去触达用户以达成运营的目的, 这就是常说的用户运营 。
间接手段:我们不直接接触用户了, 可能是写篇文章、画个画、拍个视频给她们看, 也可能是搞个活动, 抽抽奖、送送礼一样可以影响触达用户, 也就演变成了内容运营、活动运营 。
而至于新媒体运营, 可以解读为两个方面:

  1. 我们的产品是在新媒体这个平台所建设, 那么新媒体账号也就是我们的产品了, 这个新媒体账号一样需要内容、用户、活动等等的产品运营(总称) 。
  2. 如果新媒体只是我们接触用户的一个渠道, 一样算是内容运营里面的一种 。 我们生产好的内容通过什么渠道发给用户看, 新媒体可以, 传统媒体也可以, 只是渠道的选择不同罢了 。
四、运营的目的围绕人随着技术的发展, 我们接触用户的手段会越来越多, 不管怎样都还是希望产品越来越好, 人越来越多 。 这是围绕产品的每个角色甚至是公司和企业都想要达到的结果 。
既然都拆分了运营是作用于人, 效果体现于产品的这样一个角色, 运营的目的自然也可以称之为:我们希望这些人在这个产品里面做什么?
AARRR模型, 可以算是一个基本常识了, 在这里再复述一遍:
  • Acquisition(获取用户):让一大帮人来这里玩
  • Activation(提高活跃度):不单单是来玩, 还要玩的很开心
  • Retention(提高留存率):玩完之后, 愿意继续来这里玩
  • Revenue(获取收入):必要的时候花点钱玩得更开心
  • Refer(自传播):开心之余拉更多不知道的朋友也来玩
这个目的就可以套用在前面我们所有的手段里面,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 至此, 关于运营是什么, 可以有个相对综合的描述了:
1. 运营的类型也就是手段的类型, 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常见直接的是用户运营, 间接的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等等;随着发展手段会越来越多, 运营的类型也越来越多 。
2. 不管是何种运营, 何种手段, 最简单的目的是产品越来越好, 人越来越多 。 但多这个字眼太笼统, 就套用一个模型AARRR:拉新——留存——促活——转化——传播, 这5个目的都可以套用在所有手段, 成为产品运营的基本目的, 也就是:
  • 不管用什么方法, 你如何让这个产品更多的人来用?
  • 不管用什么方法, 你如何让这些人用产品的时候很开心?
  • 不管用什么方法, 你如何让这些人用完之后还想用?
  • 不管用什么方法, 你如何让这些人一定的是时候花点钱?或变成钱?
  • 不管用什么方法, 你如何让现在这些人帮你宣传, 再拉他们的朋友?
讲完前面那些, 或多或少是对于运营在整个品与人交互的过程中, 所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认知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谁做什么事, 带着什么样的目的;有着这样的思路:运营是啥, 该做啥 。
我们就可以继续聊聊所谓的“比思路还高端的逻辑了” 。
五、极端的导向做区别产品和运营是两个对立的好兄弟, 为了更好的去感知运营, 接下来可能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对比 , 来突显运营的角色 。
产品是以过程为导向, 运营是以结果为导向“产品”、“产品设计”, 在前面的描述中是:通过设计产品的功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直接作用于产品, 而效果体现在用户身上 。 如果说运营是产品的好兄弟, 那技术就是产品的好搭档了 。
产品里面真的太多相爱相杀的关系了:产品和技术亦如此 。
产品把需要的功能设计出来之后, 是需要技术帮助实现的, 而为什么说产品的逻辑是以过程为导向的 。 因为我们的技术小伙伴也是人, 所有的需求从提出到实现要花时间花精力;而每个产品迭代的时间是有一定限制的, 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完成那些重要又紧急的需求, 也就取决于开发团队了 。
一家公司的产品开发基本不会外包, (除一些项目型的产品, 如果还有请略过)所以, 产品设计的逻辑自然就是:我们能做什么才到确定能做成什么样, 没办法一下子就想好这个产品未来的样子 。
而运营为什么称之为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逻辑, 因为运营里有一个指标叫KPI, 它是检验一段时间内运营动作的最终和最真实的结果 。
跟产品一样, 运营也有他的好搭档(这里先不延伸), 运营的KPI指标一般都是前置设立的, 设立完之后根据数据的推算、倒推, 逐一拆分到每个时间点;再根据时间点的不同以及所需数据量的差异, 运营可以去借力, 借势;还有资源的互换, 钱和资源的互换, 以达到最终的运营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