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习俗( 二 )


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习俗

文章插图

在晋中地区,清明前一天禁火的习惯依然保留 。在许多地方,祭祀仪式完成后,祭祀食品分开食用 。晋南人过清明节,习惯用白面蒸馒头,中间夹核桃、枣、豆,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叫“子福” 。来蒸一个大大的共“福”,象征着一家人的团圆和幸福 。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后与全家人分享 。在宋代以前,馒头大多是用馅料做的 。元代,馒头和包子都有馅 。实心无馅馒头在明末清初成为一种单独的面食,不再与馒头、蒸糕混为一谈 。
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习俗

文章插图

上海会用柳条穿透祭祀用的蒸糕,晾干后存放 。在漫长的夏天到来的那一天,它们会被油炸,送给孩子们 。据说他们吃了以后不会患疖子(zh) 。将无芒雀麦汁和糯米揉合在一起(chng),使绿汁和米粉相互混合,然后用红豆沙、枣泥等馅料填充,以芦苇叶为底,放入蒸锅中 。清明节里最有特色的时令美食就是色泽翠绿、香气扑鼻的蒸绿饺子 。上海也有一些人,清明节,喜欢在扫墓和家庭宴会上吃桃花粥和刀鱼 。
【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习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