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怎么死的(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家境)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 。隋朝时期科举制度替代之前朝代的沿袭的“举孝廉”,成为筛选文人才子,储备朝廷人才的方式 。科举制度打开了阶层流动的大门,众多底层的人通过读书考取功名,希望有朝一日衣锦还乡 。
科举制度甚至被认为是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遴选人才的用意是好,但是随着朝代的更迭,科举制度也如同“吃人的礼教”一般,让人同时感到希望与绝望 。我们“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的少年经历,是与这科举制度息息相关的 。
鲁迅
一、少年的小康之家小学的时候,一篇《少年闰土》,月光下那柄油亮尖锐的叉子高高举起,准备刺向瓜地里的猹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小时候的闰土称呼鲁迅为“少爷”,在那个时候能被称之为“少爷”的,自然家里是有田地,有家产,能够雇得起长工或者是短工的殷实人家 。
鲁迅原名周树人,周家在浙江绍兴当地是有名的名门望族 。《恒训》中鲁迅的祖父周介孚曾说:“予族明万历时,家已小康,述先公祭田,俱万历年置 。累世耕读 。”
由此可见周家的家产在明朝时期便已经积累众多了,能达到小康的水平,累积多年到清朝的时候,周家已经是当地的乡绅大户,《恒训》中描述的“小康”与我们当前的小康并不相同,我们的小康是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但是那个层级分明的朝代,小康已经是大家族、大府邸的描述 。
鲁迅在《著者自序传略》中写道:“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异常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从生计不愁到什么都没有,经历的有些突然,而这家道中落的变迁,在晚清走向崩溃的大环境下,始于鲁迅的爷爷周介孚涉及科举徇私舞弊案 。
鲁迅故居
二、爷爷的为官之路周介孚是具有才华的,1867年,29岁的时候高中举人,四年后33岁时中了进士 。对于那个时期的人而言中了进士虽然没有范进中举后的癫狂跟喜悦,但是大概跟当前考中双一流大学是一样的欣喜了 。
家族当中人才辈出,除了周介孚考中进士,点了翰林之后,周氏家族当中,周庆蕃同样是考中举人,做了知县 。之后,周庆蕃还到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担任监督 。
在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官家大有人在,江南水师学堂是什么样的地方不言而喻,那是清政府培养科技人才,为晚清朝提供海军军事人才的学府 。
周庆蕃在此期间曾经帮助家族中的后生,包括鲁迅在内,为他们便捷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之路 。除此之外,周藕琴也曾经在江西陕西等地方担任刑名师爷,帮助当地官府处理刑事案件 。实际上清朝时期,绍兴师爷已经成为了一种地域性名片,象征当地的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分工 。
在周氏的大家族当中,从为官的角度看,如果有子弟能够勤奋上进,在官场上谋生计是较为通畅的 。周介孚在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又过了3年被任命为江西金溪去担任知县 。知县是一县之长,从翰林院到外放知县,周介孚的官场仕途很是顺遂 。
周介孚
在当知县一段时间后,周介孚却遭到了上级的弹劾,被弹劾的理由大致是,为官处理政事的能力不行,但是这个人的文学才识还是挺不错的 。虽有对文学的这一篇弹劾让周介孚返乡,仕途无望 。
周介孚毕竟在京为官多年,所以有几个自己熟悉的朋友 。李慈铭便是在这个时期帮周介孚重新返回官场 。
被免职后闲置在家,避免不了自怨自艾与哀伤感叹,但是四十几岁的年纪,毕竟不是服输的时候,况且周氏家族中还有众多的两天房产,周介孚不愿意放弃自己待了多年的官场,便变卖了家中的部分田产,带着银子重新回到北京 。
江南水师学堂
在李慈铭的帮助下,周介孚在京城谋了一个虚职,如此浮沉变换,九年后,周介孚在京城得了一个内阁中书的职位 。
光绪年间,周介孚的母亲戴氏去世,周介孚回到老家 。周介孚的母亲在育人等方面颇得家族中小辈的敬重,她对于独子周介孚要求严格,一生勤俭持家,塑造周氏子弟恭敬严谨的性格,周家上下对戴氏的葬礼也花费颇多,甚为隆重 。
周介孚很孝顺母亲,在回家奔丧的这段时间本是丧母之痛未了,心情阴郁的时候,却也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让他差点丧命的科举舞弊案 。
李慈铭
三、被仆人断送的仕途周介孚在家奔丧的这个时间,正好是浙江乡试的时候 。周家是名门望族,家中子弟众多,也都想在这次的比试中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乡试的佼佼者 。在正常发挥自己的本领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大环境下的“上下打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