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教你一句话搞定~

前不久听到一位妈妈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家孩子说话了 。 昨儿, 我说该出门找小朋友玩儿了, 不过天冷, 得多穿件衣服 。 结果孩子死活不穿 。
我最后告诉她, 如果你不穿衣服, 咱们就出不来门了 。 这孩子脾气倔的, 最后闹到在地上打滚起来 。 我一生气就没理她 。 等她哭够了, 天也不早了, 结果门愣是没出去 。
这种孩子闹脾气的情况, 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存在 。 可是, 孩子的很多哭闹, 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 接着上面这个妈妈的问题看, 我们设想两种对比情形:
第一种情形, 妈妈手捧衣服对孩子说:“我们多穿一件衣服, 外面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要穿衣服!”
第二种情形, 妈妈说:“宝贝, 穿上衣服, 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孩子往往会爽快地回答道:“好!”
为什么两种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区分呢?原因在使用了不同的沟通技巧 。
第一、家长要知道孩子的思维是不可逆的
最初的时候, 孩子的思维非常单纯, 等到大一些, 会有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但是他的思维, 仍然是不可逆的 。 所谓不可逆, 比如你问孩子“你的姐姐是谁”, 他能回答出来 。 如果你问“你姐姐的弟弟是谁”, 他就无法倒推回来 。 这就是为什么前面那个例子, 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的反差效果 。
第一种情景中, 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在表达:因为天冷了, 所以要多穿衣服才能出门 。 可是, 孩子的思维不会倒推:哦, 要多穿衣服, 是因为外面天冷 。 相反, 第二种情景中, 妈妈说, 穿衣服, 我们就出门 。 如此, 孩子自动地从前往后这么梳理, 觉得是这么回事 。
所以, 父母多用“一……就”的句式, 可以引导孩子明白事件的逻辑顺序, 孩子也会更易理解和听话 。
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 避免用“如果, 就”, 因为这些句子要么孩子听不懂, 要么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 都无法起到好的沟通效果 。
尤其不要用“你如果不, 我就不” 。 譬如不少妈妈爱说的:“你如果不听话, 我就不带你出去玩儿之类”、“你如果不把饭吃饭, 我就不给你吃零食了” 。 这种句式, 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 很容易造成亲子 沟通的不畅, 而且总是负性的说辞, 就像是在威胁孩子, 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战妈妈设定的规矩 。
第二、我们的孩子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
孩子小的时候, 判断一切的标准非黑即白 。 这种思维方式一直会持续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 。 我一位朋友家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 。 他告诉我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他带儿子看电影, 儿子指着男主角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可是电影里的人物角色, 没有那么明显的好坏区分 。 于是我这朋友就告诉儿子, 这个人说不上好, 也算不上坏 。 他儿子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 没过多一会儿, 儿子又开始问:那现在,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父亲才回过神来 。 于是, 换了个方式, 很干脆地告诉儿子:他是好人 。 他儿子这才长舒一口气, 满意了 。 对孩子来说,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 这个世界可以有东西既好又坏, 既不好又不坏的 。 要么是好的, 要么是坏的;要么是黑的, 要么是白的, 这就是孩子们的逻辑 。
在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发展以后, 我们还会发现, 孩子喜欢用“总是”“决不”“永远”之类非常极端和决绝的词, 就是源于他们这个时候惯于单行线的思维模式 。
为此, 面对孩子含糊其辞是绝对行不通的 。 若你跟孩子说“不好说”“都挺好”“你可以这样一点点那样一些”之类的话, 孩子无法听懂 。 所以, 能够用黑白的方式去跟孩子说的东西, 就用黑白去说 。 不能的, 就不说 。 如此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明确的是非观 。


孩子不听话?教你一句话搞定~

文章插图



第三、叛逆期的孩子尤其不爱听废话
1-3岁, 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个坎 。 此时, 孩子正处于叛逆期 。 叛逆期并不是说孩子就是在胡闹 。 孩子有孩子的坚持 。 只有在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时, 才会变得比较固执 。
1岁以前孩子没有语言能力, 父母反而可以多说, 也可以讲道理, 语气温暖平和, 孩子反而能够听懂, 感觉到父母在传达着什么 。 而面对1-3岁的孩子, 父母说话则要注意, 必须要简洁明了 。
尽量少说:“我们现在出门好不好?”“你把鞋子穿上好不好”之类的话, 因为这样的句子多只会得到孩子挑衅的、否定的回答 。 此时父母说话的原则:少说不, 多说可以选择的东西, 不要和孩子废话 。 比如, 不要反复啰嗦说:“你不能把鞋子放在这里那里”, “你别把鞋子放在床上!”合适的说法是:“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 也可以放在鞋架上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