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意思 哈姆雷特简介

哈姆雷特介绍(1000个哈姆雷特的意义)
但是,如果仅仅是一个《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还不足以让它名扬海内外的话,还有无数类似的题材,甚至这个故事本身也只是莎士比亚取材于丹麦古代故事,最早记载于12世纪的丹麦历史 。
《哈姆雷特》真正的悲剧价值在于故事之外的内容比故事本身更感人 。

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莎士比亚出身于商人家庭,但年轻时经历了家世的衰败 。生活迫使他在剧院工作 。他从打杂做起,给人看马,演配角 。后来因为年轻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写剧本 。
从1590年到1612年,莎士比亚的艺术生涯持续了23年,分为三个阶段 。
总的来说,1590年至1600年这十年是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创作时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和喜剧 。1601年至1607年是他创作的第二个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 。他的作品主要是悲剧性的,也被称为悲剧时代 。1608年后,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是传奇剧,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

从这些基本信息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在第一和第二写作阶段经历了从光明乐观的喜剧和历史剧到忧虑阴郁的悲剧的转变,《哈姆雷特》写于1601年,处于两个阶段的转角处 。
那么,为什么莎士比亚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因为在这个阶段,他表现出了理想即将破灭前的挣扎 。他曾努力挽救自己之前所信仰的人文主义理念,但面对逐渐消逝的理想,他感到无助和沉沦 。
在第一阶段,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的感情,这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在中世纪的压迫之后,突然得到了释放 。所以这一时期的喜剧都很轻松幽默,甚至他们塑造的坏人也不是最坏的罪犯,而多是市侩,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
莎士比亚创作了一系列历史剧,歌颂开明的君主,并表示愿意以人文主义影响君主明智,如把篡位者亨利四世变成浪子 。

但“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封建贵族与农民的矛盾迅速激化,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之前达成的联盟破裂,整个英国陷入动荡,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
结果莎士比亚之前称赞过的那个英明的封建君主就很弱了 。他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困惑,并因社会上日益紧张的气氛而不知所措 。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姆雷特诞生了 。虽然它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但却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表现了莎士比亚对现状的无奈和恐惧、彷徨和犹豫 。

《复仇》中哈姆雷特的犹豫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哈姆雷特》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王子复仇记》,甚至连《复仇记》的情节也只是将前后的故事串联起来,在这条线索上表达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
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在全剧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他刚出场的时候 。
哈姆雷特本来就是莎士比亚心目中人文主义的完美体现 。他虽然是贵族阶级,却有一颗善良平等的心,积极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敢于突破封建枷锁,反对把世界当成苦海,把人生当成赎罪之旅 。他积极赞美这个世界,赞美人的伟大 。

然而,在鬼魂的指引下,他知道了杀父的真相,是他的叔叔为了王位杀了他的父亲 。这个消息对哈姆雷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
但他并没有放弃理性思考的能力,而是验证了这种说法 。然而,事实是如此不幸,哈姆雷特眼中曾经辉煌而美丽的世界突然崩塌了,到处都长满了“恶性杂草” 。
剧情至此,似乎“复仇”成了唯一的结果,但哈姆雷特却表现出一种“犹豫不决”的态度 。如何解读这种“犹豫”成为理解哈姆雷特的关键 。
可以说,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犹豫”成为了《哈姆雷特》的点睛之笔 。他在犹豫什么?

哈姆雷特装疯了两个月,不仅验证了鬼魂所说的真实性,也看到了现任国王克劳迪斯的丑陋嘴脸,但他在独自祈祷时还是放弃了刀击 。虽然有哈姆雷特宗教信仰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他对整个时代的思考 。
他感慨地说:
这是一个混乱和颠倒的时代 。唉,我真倒霉,承担起了改造干坤的重任 。
如果单纯理解这句话,你可能会认为哈姆雷特说出复仇的话后,就要重建家园了 。但是,把它放在哈姆雷特故事的背景下,说明他对这个时代极度失望 。

克劳迪斯所犯下的只是众多恶行之一,无论是为了正义的公开处决还是哈姆雷特的私人复仇,事实上,对他的时代来说没有任何改变 。这个曾经不受欢迎的人在他成为国王后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就连他的同学朋友都成了他的间谍和爪牙,背叛了自己,就连他的母亲也在短短两个月内成为了新女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