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出现的“捻军” 逮军

捉军(清末出现的“捻军”)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由贫苦饥民组成的农民武装长期活跃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地 。他们被清政府称为“土匪”,第一次联合军事力量进攻武汉、南京等地 。世界各地饥民纷纷揭竿而起,爆发了堪比太平天国运动的“年军起义” 。
年起义(1852-1868)
“年军”之名来源于“碾子”,是清末一种用烧油、捻纸的方法祛病除邪消灾的人 。由于清末政府的腐败无能,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民众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碾子”的队伍 。慢慢成长起来的“娘子”队伍,频频骚扰当地贪污勒索乱税的县政府,进而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娘子”队伍 。
“湘军”影视形象
前期清政府对这支被他们称为“扭匪”的队伍不够重视,只是下令地方政府镇压 。然而,在1853年日益壮大的“捻军”相继攻克武汉、南京,进而占领江苏、南京后,清政府紧急调集兵力应对 。那么,为什么在地方武装“湘军”的主力进攻下,持续了十五年才全军覆没的“捻军”能比太平天国更长久?
“湘军”作战区域
首先,如上所述,起初,“年军”频繁骚扰地方政府并没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视 。当时清政府连年战乱,政府极其腐败 。为了偿还鸦片战争的赔偿债务,勒索百姓,百姓造反闹事,成为常态 。况且当时清政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太平天国运动上,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太平军对面,对“年军”没有任何关注 。在清政府与太平天国对抗中幸存下来的捻军迅速壮大,逐渐成为一支拥有十余万兵力的强大武装力量 。等到清政府注意到“捻军”的威胁时,“捻军”已经不是一个区的乌合之众,而是一个拥有完整军事体系的武装力量 。
【晚清出现的“捻军” 逮军】湘军领袖曾国藩
公元1865年,如日中天的“捻军”消灭了僧格林威治率领的最后八旗,一举杀死了僧格林威治 。没有任何武装力量的清政府只能派曾国藩的“湘军”去围剿“捻军” 。但原来,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年军”队伍,作战规则不定,打法多变,充分运用了“游击战”战术 。对付太平军和“年军”的曾国藩,一开始并没有长期利用对方的战术 。1866年,屡战屡败但自认为实力雄厚的曾国藩调集李鸿章率领的湘军、淮军八万人,将捻军主力包围在苏豫皖交界地区,试图一举通吃,但捻军成功突围 。曾国藩也因剿抚不力被免去剿抚大臣之职,由李鸿章接任 。可见“年军”的军事实力和战术的独特性使其占尽优势 。
太平天国运动救济
此外,由穷人组成的“年军”队伍和同样由穷人组成的太平军,因为根本目的相同,在距离上遥相呼应,不断合作 。在捻军消灭清政府最后八旗,缓解太平军压力的时候,太平军的英勇奋战也让曾国藩的湘军损失惨重,缓解了捻军后方敌人的压力 。一度两军联合作战对付强大的“湘军”,给“湘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