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共同点,一对男女若能满足其中7个,就算“灵魂伴侣”了


这10个共同点,一对男女若能满足其中7个,就算“灵魂伴侣”了

文章插图


文|李弯湾
人们总在聊“知己”“灵魂伴侣” , 而且 , 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的发展 , 人类开始进入社交快餐时代——快速认识、快速了解、快速厌倦、快速离开 。
有些人 , 刚加了好友没几天 , 仅凭着一个头像就展开聊天与勾搭 , 一个晚上的工夫 , 基本就确认了对方是自己的“知己” , 然后过了几天就换一个“知己”了 。
有些人 , 刚恋爱没几个月 , 就在朋友圈秀 , “人世间你最美好 , 在兵荒马乱的世界 , 你安放了我的灵魂”——这是表白对方是自己“灵魂伴侣”的意思了 。
但事实上 , 相比起见色起意和咋见之欢 , 一生是那么漫长 , 两个人要在——别说一生了 , 就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相处下来 , 还能互不讨厌的话 , 就已经很难得了 。
在漫长的一生看来——知己 , 灵魂伴侣 , 这些东西 , 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奢侈品都要奢侈一万倍 。 不信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去 , 十年前那些被你奉为“知己”和“至交”的人 , 现在哪儿去了?
更何况 , 男女之间 , 隔着性别差异 , 还要直视现实的残酷与复杂 , 要找到所谓的“灵魂伴侣” , 不亚于中500万大奖 。 但 , 现实中 , “灵魂伴侣”还是存在的——比如 , 钱钟书与杨绛 , 王小波与李银河 , 就是灵魂伴侣的代表 。
假如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有据可查的恩爱夫妻是灵魂伴侣的代表的话 , 我们可以看看 , 一对男女 , 要是“灵魂伴侣” , 得满足哪些共同点?共同不是完全的一致 , 一般而言 , 只要能“差不多”就已经算是相同了 。
这10个共同点,一对男女若能满足其中7个,就算“灵魂伴侣”了

文章插图


1、差不多的成长背景、家庭背景我把这一条放在第一位 , 因为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背景 , 决定的东西太多了 。 马克思讲 ,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这是从社会关系角度讲的 。 如果从个人纵向的角度看 , 那人就是过去一切经历的总和 。
你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你 , 是因为你过去经历的一切 , 铸造了今天的你 。 而过去 , 你的童年对你的人生 , 影响又是无比之重 。 甚至有种说法是——人的一生 , 都无法走出童年 。
我以前不太认为家庭背景和成长背景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直到年纪越来越大 , 接触的离婚案例越来越多 , 才发现——沈从文在《边城》里要表达的东西——农村人和城里人 , 在内心深处 , 是无法沟通的——我其实很不愿承认这一点 , 但事实上 , 这很可能就是真理 。
两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背景差距太大的话 , 要在漫长的一生中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内心喜欢和认同类似 , 太难了 。
比如我是一个来自贵州偏远的山村 , 放牛、种地、掏鸟窝长大的男孩 , 要让我跟一个在上海陆家嘴旁边 , 经常出国、玩具堆满家、练习小提琴长大的女孩成为“灵魂伴侣” , 几乎不可想象 。
2、差不多的世界观本来“差不多的三观”要合成一条来写的 , 但是因为我发现生活中天天有人聊三观 , 但具体是哪三观、三观又该如何解释 , 能答得上来的人 , 居然是寥寥无几 。 所以 , 我就把“三观”拆开来讲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
通俗的讲 , 所谓世界观 , 就是你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 比如 , 你的发小 , 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 , 在轮胎厂做了10年的抛光 , 而你 , 上了大学 , 出了国 , 去了巴基斯坦 。 过年的时候 , 你回到村里 , 你们再聊天 , 他讲得最多的 , 可能是他在工厂里的故事 , 以及他打工的那个城市的见闻;而你 , 可能会讲你在国外的见闻 。 客观的讲 , 你们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 世界观存在差异 , 是很正常的——当然 , 这里没有孰好孰坏 , 但差异肯定是有的 。
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不同是一方面 , 还有就是对精神世界的认知不同 , 也会带来世界观的差异 。 比如 , 你是研究物理学的 , 你的世界充斥着海森堡、卢瑟福、狄拉克、薛定谔、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些人 , 兴趣不在文学;而我是研究文学的 , 我的世界充斥着各种文学巨匠 , 但我又对物理一窍不通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我们要成为“灵魂伴侣” , 可能性实在不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