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 二 )


收获的满月在
在一棵参天大树顶上 , 
暮色 , 远山
围绕着我们的心 。
没有任何雕像能比这更沉默 。
夜晚的乡村小图 。这也是我熟悉的 , 无数人熟悉的乡村之夜 。暮色苍茫 , 远山如墨 , 明月皎洁 , 挂在远处树顶 。稻束沉默如雕像 , 诗人的心却被稻束的沉默所撼动 , 思绪飘得更远 。为什么这种无声的稻束不是人类历史的隐喻?
第三空间此时远离了稻束、远山和天空空 , 诗人的目光转向了无边无际的宇宙 。自从人类起源以来 , 人类是如何从蛮荒的山野水域千里迢迢来到今天 , 来到金黄的稻束?
沉默 。沉默 。历史不过是
在一条流动的河流脚下 , 
而你 , 站在那里 , 
会成为人类的一种观念 。
我们熟悉时间、生命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自从我们不朽的老师站在河边感慨万千 , 我们都知道河流的历史意义 。小河已去 , 稻束无声 , 立为一瞬间 , 一景 , 人类痛苦的一部分 。这是人类进步中被加载的部分 , 是辛苦的部分 , 是疲惫的部分 , 是美丽的脸失去水分的部分 , 是母亲默默叹息的部分 。当然也有关于衣食住行的部分 。
南北朝的何逊一家住在青山下 , 每次上青山都会感叹:“上不了青山 , 上了又失望 。”我们爬上山顶去看远处 。我们爬了何山 。我们去哪里找了?自然是此时此地的山 , 却不知是何年何月 。当空在望的时候 , 就已经突破了身在此地的屏障 。时间里各种感觉 , 空 , 生活和世界都在涌动 , 胸中只有惆怅 。这是《河边的主人》的感觉 , 也是《鲁豫有约》中郑敏的《金稻束》的思想 。
由近及远 , 由实及虚 , 诗歌的三重空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神秘的境界 , 进入诗歌的第三重意义:从空到时间 , 从现在到历史 , 从我到浩瀚的宇宙 , 一瞬间 , 穿过金黄的稻束 , 诗人的思想历经千年 , 历经千难万险 。
金色的稻束虽然无声 , 却充满了语言 。不亚于江边的师傅 , 不亚于何逊和我们的青山 。无论语言在哪个方向寻找意义 , 都一定有被母亲皱起的美丽脸庞 。
附:郑敏:黄金饭串
黄金米捆
郑敏
金稻串摊 。
在秋天的田野里 , 
我想到了无数疲惫的母亲 , 
在去黄昏的路上 , 我看到了那张美丽的布满皱纹的脸 , 
收获的满月在
在一棵参天大树顶上 , 
暮色 , 远山
围绕着我们的心 。
没有任何雕像能比这更沉默 。
你肩上扛着巨大的疲劳
这是向远处延伸 。
在秋天的田野里低头沉思 , 
沉默 。沉默 。历史不过是
在一条流动的河流脚下 , 
而你 , 站在那里 , 
会成为人类的一种观念 。
【郑敏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