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

黄金米串(郑敏的米串)
郑敏 , 九叶派著名诗人 , 1920年生于北京 , 福建闽侯人 。1943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 , 1952年获布朗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回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 。1960年后 , 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英美文学 。出版的诗集有《诗集1942-1947》(1949)、《寻找集》(1986)、《心像》(1991)、《早晨 , 我在雨中采花》(1991)、《郑敏诗选》(1979-1999) 。
郑敏的稻穗 , 师父的河流和我们的青山 。
王莹
老诗人郑敏写《金稻束》时 , 还是一个美丽的少女 。当时她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读书 , 路过一片丰收的秋田 , 金黄的稻束瞬间击中了她的心 。她很快就写出了金稻束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 , 我喜欢上了这首诗 。
这首诗让人动容的 , 首先是诗中体现出来的感同身受 , 温暖体贴 , 善良 。
金稻串摊 。
在秋天的田野里 , 
我想到了无数疲惫的母亲 , 
在去黄昏的路上 , 我看到了那张布满皱纹的美丽的脸 。
金色的稻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丰收 , 但诗人第一次想到的是劳动人民 , 劳动的艰辛 , 以及无数美丽的脸庞被劳动损坏的母亲 。没收割过水稻的人 , 很难体会用镰刀收割水稻有多辛苦 。旁观者自然无动于衷 。青山绿水之间的金色稻田在平原上一望无际 , 梯田层层叠叠 , 画面自然美不胜收 。但是 , 对于从小在稻田里长大的人来说 , 丰收只意味着温饱 , 与美丽无关 。有毛刺的稻叶会在手臂上割出洞来 , 汗流下来 , 整个手臂又疼又痒;大米对我们也不友好 。每一粒米都有刺 , 在烈日下晒干收割时 , 刺会伤到米 。那种细腻而强烈的刺痛 , 根本不会让人太酸 。金色的稻田 , 对我来说 , 是劳动的艰辛 , 作为农民生活的不易 。
自从我九岁以来 , 我一直在田里工作 。从水稻的播种到收割 , 我从来没有觉得劳动是一种享受 。当然 , 这就像比别人家多收三五个小米一样 。对劳动农民和我来说 , 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春天不播种 , 就不会有夏收 。每年夏天 , 双重竞争(收获夏稻和种植秋稻)是极其累人的 。我的童年和青春就是这么来的 。从我九岁开始 , 我就没有错过任何农活 。每一粒粮食 , 每一棵蔬菜 , 都意味着汗水和痛苦 。“我想起了无数疲惫的母亲/我在去往黄昏的路上看到了那些布满皱纹的美丽脸庞” 。秋田里金黄的稻束 , 让诗人看到了无数母亲的疲惫 , 也是我看到的疲惫 。我看到了漂亮妈妈们黝黑的布满皱纹的脸 , 这是我一生中最温柔的经历 。当我们小小的身体累得无法承受的时候 , 父亲允许我们在满是泥土、杂草和各种虫子的田埂上躺上三五分钟 。父亲怕我们兄弟姐妹中暑 , 总是在中午12点前结束上午的工作 , 下午4点开始工作 。尽管如此小心 , 这一领域的工作依然如故 。我从小就努力学习 , 与其说是为了理想 , 不如说是为了逃避 。更直接地说 , 是为了逃避收割水稻 。我不怕挑水、劈柴、拔苗、喂猪、喂牛 , 只怕收割水稻 。汗水把衣服蒙上了一层层的盐 , 被饭划破的胳膊和脸颊又痒又痛 , 挠都挠不出来 。金黄的稻穗留给我的是艰辛和恐惧 。跳出农场大门 , 是那个年代农村孩子最大的理想 。至于跳下来之后怎么办 , 我们从来不去想 。跳下来之后一切都会好的 。直到现在 , 我也不会本能地觉得金色的稻田很美 。
所以 , 当郑敏说到疲惫的母亲和她那张布满皱纹的美丽的脸时 , 她直奔米捆的本义 。田野里的稻束成了象征性的雕塑 , 母亲的疲惫从稻束的寂静中溢出 , 人类的历史像一条河流 。每一次沉默都隐含着无数的痛苦和说不尽的疲惫 。
黄金饭串的迷人之处 , 还有空的美 。
黄金饭串里有三重空 , 从低到高 , 从近到远 , 从实到虚 。第一个是稻穗和田地:金色的稻穗矗立在收获的田地里 。视野开阔 , 内容具体生动 。宽阔的田野 , 金黄的稻束 , 容易引起人们的浪漫冲动 , 引起遐想 。然而 , 诗人把思想集中在他母亲的工作和生活上 。第二张是放大的山野;这是一个月圆之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