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意思 愤青什么意思

愤怒的青年意味着什么(愤怒的青年意味着什么)
1973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愤青》描述了一群不满社会现状,渴望改变现实的年轻人,证明了“愤青”一词在当时已经存在,后来简称为“愤青” 。
现在网络上这几年经常出现“愤青”这个词,指的是那些思想偏激,言语冲动的年轻人 。愤怒的人不懂得包容和妥协,只是一味的采取极端的手段 。网上的不当言论大多来自这些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名人辈出的三国时代,也有很多愤青 。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米恒 。
山东人米芾,生而聪慧,少年时就有过人的文采 。不过,可能是因为早年成名的缘故,米恒在待人接物方面非常傲慢 。当时,有人看到米芾很有才华,就邀请他评论赵嵘和于迅 。没想到,米芾听了赵嵘和于迅的名字后,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崇敬之意,反而不屑地说:“赵嵘这个大胖子,管理厨房好不到哪里去 。而于迅整天愁眉苦脸,正适合服丧 。”
赵嵘是东汉末年光禄大夫,曾与曹操、袁绍等人并列为“西园八将” 。不用说,于迅是曹操帐下有名的谋士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于迅的协助 。两人都是响当当的名人,米恒竟然这么鄙视他们 。质疑米恒的人觉得很尴尬,聊了几句,然后借故离开 。

米恒虽然狂妄,但是真的很有才华 。
孔融对米芾十分赏识,多次在曹操面前推荐米芾 。求贤若渴的曹操听多了,就有了和米芾交朋友的心思 。而眼高于顶的米芾却认为曹操没用,根本不想和曹操来往 。曹操几次邀请他,他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拒绝了,有时还当众丑化曹操 。曹操见米芾如此不知好歹,有处决米芾的想法,只是因为米芾名气太大,不好下手 。后来米芾同意在曹操帐下做鼓官,两人关系有所缓和 。
有一次,曹操在一次宴会上让所有的收鼓人击鼓取乐,其中就有米芾 。
按照朝廷的规定,收鼓人必须穿着特定的服装,但一意孤行的米芾对此不予理会 。他穿上普通的衣服,站在曹操面前,昂首击鼓 。曹操的随从一直不喜欢米恒,就大声斥责他说:“你这个鼓手真是不懂规矩,没换衣服就上来了!”听到这里,米恒面不改色,心不跳 。面对曹操,他慢慢脱下衣服,一丝不挂地站在众人面前 。然后,他淡定地换上鼓手的衣服,再次敲鼓 。
曹操虽然为此不快,但杀了米恒对他也没有好处 。为了缓解尴尬,他笑着对众人说:“哈,这叫什么?我本想羞辱米恒,他反过来羞辱我 。”可以说曹操处处包容米芾,但米芾还是改变不了他愤青的样子 。曹操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多次辱骂曹操 。要不是孔融打圆场,曹操早就杀了他 。

及格
【愤青意思 愤青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