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药用治病偏方大全

1、预防乙脑、流脑:金银花、连翘 。 大青根、芦根、甘草各三钱 。 水煎代茶饮 , 每日一剂 , 连服三至五天 。 (《江西草药》)
2、治太阴风温、温热 , 冬温初起 , 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一两 , 银花一两 , 苦桔梗六钱 , 薄荷六钱 , 竹叶四钱 , 生甘草五钱 , 荆芥穗四钱 , 淡豆豉五钱 , 牛蒡子六钱 。 上杵为散 , 每服六钱 , 鲜苇根汤煎服 。 (《温病条辨》银翘散)
3、治痢疾:金银花(入铜锅内 , 焙枯存性)五钱 。 红痢以白蜜水调服 , 白痢以沙糖水调服 。 (《惠直堂经验方》忍冬散)
4、治热淋:金银花、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樱子根、白茅根各一两 。 水煎服 , 每日一剂 , 五至七天为一疗程 。 (《江西草药》)
5、治胆道感染 , 创口感染:金银花一两 , 连翘、大青根、黄芩、野菊花各五钱 。 水煎服 , 每日一剂 。 (《江西草药》)
6、治疮疡痛甚 , 色变紫黑者:金银花连枝叶(锉)二两 , 黄芪四两 , 甘草一两 。 上细切 , 用酒一升 , 同入壶瓶内 , 闭口 , 重汤内煮三、二时辰 , 取出 , 去滓 , 顿服之 。 (《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
【金银花的药用治病偏方大全】7、治一切肿毒 , 不问已溃未溃 , 或初起发热 , 并疔疮便毒 , 喉痹乳蛾:金银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 , 煎八分服之 , 以滓敷上 , 败毒托里 , 散气和血 , 其功独胜 。 (《积善堂经验方》)
8、治痈疽发背初起:金银花半斤 , 水十碗煎至二碗 , 入当归二两 , 同煎至一碗 , 一气服之 。 (《洞天奥旨》归花汤)
9、治一切内外痈肿:金银花四两 , 甘草三两 。 水煎顿服 , 能饮者用酒煎服 。 (《医学心悟》忍冬汤)
10、治大肠生痈 , 手不可按 , 右足屈而不伸:金银花三两 , 当归二两 , 地榆一两 , 麦冬一两 , 玄参一两 , 生甘草三钱 , 薏仁五钱 , 黄芩二钱 。 水煎服 。 (《洞天奥旨》清肠饮)
11、治深部脓肿: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三钱 , 大青叶一两 。 水煎服 。 亦可治疗痈肿疔疮 。 (《江西草药》)
12、治气性坏疽、骨髓炎:金银花一两 , 积雪草二两 , 一点红一两 , 野菊花一两 , 白茅根一两 , 白花蛇舌草二两 , 地胆草一两 。 水煎服 。 另用女贞子、佛甲草(均鲜者)各适量 , 捣烂外敷 。 (《江西草药》)
13、治初期急性乳腺炎:银花八钱 , 蒲公英五钱 , 连翘、陈皮各三钱 , 青皮、生甘草各二钱 。 上为一剂量 , 水煎二次 , 并分二次服 , 每日一剂 , 严重者可一日服两剂 。 (《中级医刊》(3):167 , 1964)
14、治乳岩积久渐大 , 色赤出水 , 内溃深洞:金银花、黄芪(生)各五钱 , 当归八钱 , 甘草一钱八分 , 枸橘叶(即臭橘叶)五十片 。 水酒各半煎服 。 (《竹林女科》银花汤)
15、治杨梅结毒:金银花一两 , 甘草二钱 , 黑料豆二两 , 土茯苓四两 。 水煎 , 每日一剂 , 须尽饮 。 (《外科十法》忍冬汤)
16、解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银花二至三两 , 明矾二钱 , 大黄五钱 , 甘草二至三两 。 水煎冷服 , 每剂作一次服 , 一日二剂 。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17、治发背、恶疮托里、止痛、排脓:金银花四两甘草一两(炒).上为粗末每服四钱 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之.(《卫生宝鉴》)
18、治乳腺不行、结成痈肿疼痛不可忍者:金银花、当归、黄芪(蜜炙)、甘草各二钱半.上作一服.水煎入酒半盏食后温服.(《济阴纲目》金银花散)
19、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 银花甘寒 , 既清气分热 , 又能清血分热 , 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 , 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 。 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
20、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 。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 , 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 , 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 , 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 , 较为适合 , 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 , 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
21、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 。 热毒结聚肠道 , 入于血分 , 则下痢便血 。 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 , 故可疗血痢便血 , 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 , 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