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乙烯利在下一季用来培育矮壮的水稻苗 。适宜的施药时期为拔苗前15-20天,既能培育出短小健康的幼苗,又能降低幼苗的拉力 。但如果乙烯利施用过早,会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拔苗会失去控苗效果 。如果用得太晚,到了拉秧的时候乙烯利的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当然就达不到下一季培育矮壮稻苗的目的 。
总之,在栽培中使用乙烯利达到一定目的时,必须从当地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试验确定最适宜的施用时期 。绝不随意提前或推迟用药,只有这样乙烯利才能对作物发挥最大的效益 。
5.我们为什么要注意乙烯利
使用的浓度和剂量?
不同作物对乙烯利的适宜浓度差异很大 。例如,乙烯利的浓度应为8%,以促进橡胶树的橡胶排水 。一般来说,大约1000ppm的浓度用于催熟西红柿、香蕉和其他水果 。不过,黄瓜、葫芦等 。可以诱导雌花的形成,使用的乙烯利浓度通常小于200ppm,不同作物之间使用的乙烯利浓度相差几百倍 。
如果在同一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乙烯利(因使用目的不同),乙烯利的浓度也不同 。例如,如果用于果树疏花疏果,乙烯利的浓度为几十到几百ppm,而用于果实催熟的浓度约为1000ppm 。
即使同一作物在同一生长期使用乙烯利,由于作物生长和气候条件不同,乙烯利的浓度也不完全相同 。比如棉花用乙烯利催熟,虽然是生长后期使用,但生长旺盛时或喷施时温度较低时浓度较高,否则浓度较低 。所以,所谓乙烯利的适宜浓度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有一定的变化范围,随着当时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
乙烯利的浓度直接影响施用效果 。适当的浓度应基于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浓度过高会破坏植物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导致不好的结果 。据报道,乙烯利浓度在500- 1000ppm范围内对烟叶变黄有很好的效果(早、中烟叶浓度较低,晚烟叶浓度较高) 。但如果浓度超过2000ppm,就会发生药害,烟叶上会出现焦斑 。同时,乙烯利浓度过高也不经济 。另据报道,树木催熟蜜柑的乙烯利浓度一般为200ppm,超过500ppm会造成严重落叶 。当然乙烯利的浓度不能太低,否则对植物的生理作用不够,达不到预期的应用效果 。
在考虑乙烯利的使用浓度时,必须同时考虑实际用量 。这是因为同一剂量不同,乙烯利的实际使用量也会不同,也会影响应用效果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是恒量、低量、超低量等不同的喷洒方式,因此使用的乙烯利浓度差异较大 。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乙烯利的实际用量 。
6.乙烯利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考虑到乙烯利在植物上的应用目的、应用效果和副作用,乙烯利的应用方法是不同的 。生产中采用喷洒、浸渍、涂抹、熏蒸等方式,其中以喷洒最为常用 。
(1)喷洒:按要求浓度配制乙烯利溶液,用喷雾器喷洒在植物上 。植物的叶、茎、果实等器官可以吸收乙烯利,但主要是通过叶片 。乙烯利进入维管束后,随着有机物的运动被输送到其他组织器官 。进入细胞的乙烯利逐渐分解并释放乙烯,然后作用于植物 。
(2)浸泡:将待处理的植物器官浸泡在配制好的乙烯利溶液中,几秒钟后取出滴下的药液 。目前,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常用于催熟西红柿、香蕉、柿子等水果 。乙烯利进入水果的方式和进入叶子的方式一样 。
(3)涂膜:将配制好的乙烯利油或水剂直接涂在植物需要处理的部位 。比如乙烯利可以促进橡胶树的排胶,即在橡胶树冠表皮涂乙烯利油剂 。
(4)熏蒸:乙烯利释放的乙烯气体经过加碱处理,通常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例如,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成熟水果,但目前很少用于生产 。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重要的是要保证乙烯利能充分到达作用部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地节省人力、药物和副作用 。
在乙烯利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中性肥皂粉或吐温-20等粘合剂,可以增加乙烯利溶液与叶面、果皮等的接触 。,从而增加了乙烯利进入植物的剂量,从而提高了乙烯利的药效,特别适合含蜡较多的植物 。
7.为什么要强调乙烯利?
药物质量?
乙烯利的使用质量直接关系到应用效果 。因此,植物使用乙烯利时,一定要注意质量,提高其应用效果 。
使用乙烯利时,要注意喷洒均匀,药液的液滴要细,这样进入植物体的乙烯利量大致差不多,有些不能喷洒太多药物的植物会有太大的作用,甚至造成药害;其他植物喷的药太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漏喷根本不起作用 。只要稍有疏忽,这种现象在生产中就经常发生,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马虎 。
推荐阅读
- 测胸围的正确方法 胸围怎么算
- 塔罗牌测试近期感情,如何维护好这段感情
- 软件测试入门需学习哪些基础知识? 软件测试需要学什么东西
- 塔罗牌测试近期爱情运势,桃花运怎么样
- 塔罗谁在深深爱着你?塔罗测试有人深爱你吗
- 10款好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 自动化测试工具
- Soul测评 撩妹开场白:soul是什么 ?跟随灵魂找到你
- 姓名笔画数测婚配:看你们是否天生一对 姓名笔画相减配对
- 最新一批汽车安全碰撞测试 安全性测试
- 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检测技术 水质重金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