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大讲堂之“中蜂幼虫病当辨证施治”

中蜂幼虫病发生的几率较高,而且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由于中蜂幼虫病的主要症状有一定的类同性,一般以幼虫糜烂为主要特征,多数没有气味,子脾呈“花子”现象,子脾上各日龄幼虫参差不齐,封盖巢房与不封盖巢房杂乱无章 。封盖巢房有的塌陷,蜂群的群势减弱,直至全群消亡 。巢房外有被工蜂清理出来的死亡幼虫,从症状上很难鉴别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几率较高,而蜂群一旦发生幼虫病症状,养殖者便怀疑是得了中蜂囊状幼虫病,于是开始治疗,不但浪费人力、财力,还延误了治疗时机,影响了蜂群的发展 。因许多因素都会导致中蜂发生幼虫病,养蜂者应根据发生中蜂幼虫病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
1 中蜂幼虫病发生的原因 1.1 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的幼虫病
1.1.1 囊状幼虫病
俗称“中囊病”,由囊状幼虫病毒引起,是目前危害中蜂最多、最严重的主要传染性疾病 。当温度变化大、温湿度不稳定、蜂群蜜粉不足或与病蜂接触时容易发病 。一般在幼虫封盖前后表现症状,由于病毒的变异,症状和传统书籍描述的症状有一定差异,幼虫无气味,有的糜烂,有的水润,常被工蜂清于巢外 。
1.1.2 欧洲幼虫腐臭病
常称“欧幼病”,是由蜂房球菌和一些次生菌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中蜂与西蜂都容易发生这种疾病,对中蜂的危害要比对西蜂更严重 。“欧幼病”常使小幼虫感病死亡,通常病虫在 4~5 d 死亡,以虫体腐烂时有难闻的酸臭味为主要特征 。
1.1.3 巢虫
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巢虫在巢脾上蛀食蜂蜡,穿成隧道,毁坏巢脾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伤害中蜂的幼虫和蛹,产生“白头蛹”,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 。
1.2 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幼虫病

机械性损伤也是中蜂饲养过程常见一种现象,在中蜂的转运和摇蜜过程中最容易导致幼虫的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的幼虫一般症状不明显,转运或摇蜜后在巢外可见工蜂清理的幼虫 。
1.2.1 转运
在繁殖期采购蜂群或转地放养时,一般路途较远或路况不佳时,因中蜂本身的附着力相对较差,搬运和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幼虫损伤,当运到目的地后,对于受到震动造成损伤而无法正常发育的幼虫,工蜂就会对其清理,从而出现所谓的“叼虫”现象 。
1.2.2 摇蜜
由于中蜂很少使用隔王板,蜜和子往往都在一个脾上,在摇蜜时,常带着幼虫,如果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幼虫受伤而被工蜂清除 。
1.3 环境因素引起的幼虫病
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多为应激性疾病,就是由于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而使蜜蜂发生应激反应的一种疾病 。中蜂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所以也最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如春、秋时期气温高低起伏,变化频繁,导致中蜂产生冷应急或热应急反应 。无蜜期对中蜂的不当饲喂都会产生应激反应而引起幼虫病 。
1.3.1 高温

当外界温度较高,而蜂群又没有采取有效的遮阴、通风等降温措施,蜂箱内部持续高温,超过了幼虫发育的耐受温度,也会出现幼虫发育受阻,最终被工蜂清除 。
1.3.2 低温
多发生于早春,由于越冬蜂大量损失无法护脾或寒流的突然袭击使得蜂团收缩所造成 。幼虫因低温而造成发育受阻 。幼虫冻伤较易识别,当寒流过后,蜂群内突然出现大批幼虫死亡,尤以弱群边脾死亡幼虫居多,死虫不变软,呈灰白色,逐渐变成黑色 。幼虫尸体干枯后,附于巢房底部很容易被工蜂清除,严重受冻蜂群,封盖幼虫也可被冻伤,尸体难以清除,待工蜂咬破巢房盖后,才能拖出 。
1.3.3 营养不良
蜜蜂繁殖离不开花粉,这是大家熟知的道理,一般来说,中蜂很少会出现缺粉现象,但近年来,有的地区降雨稀少,高温干旱,部分地区草本植物枯萎,蜜蜂采集的花粉和花蜜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营养不足,导致幼虫发育不良或夭折,最后被工蜂清除 。
1.4 中毒引起的幼虫病
蜜蜂中毒最主要的表现是成蜂死亡,但也会导致幼虫的中毒死亡,蜜蜂的中毒因素较多,主要是农药中毒,目前杀虫剂的大量应用对蜜蜂的危害十分严重,同时还有花粉、花蜜中毒,以及蜂群发生疾病治疗时,用药过量而导致的中毒等 。中毒引起的幼虫病因伴随着成蜂的中毒死亡,因此很容易判断 。
1.4.1 农药中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