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影何惭 衾


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说:“或问国朝词人,当以谁氏为冠?再三审度,举金风亭长对 。问佳构奚若?举《捣练子》云云 。”
况周颐是晚清著名的词学家,有人问他,清朝谁的词写得更好,况周颐思虑再三,说金风亭长朱彝尊写的词更好,又问朱彝尊哪首词更好,况周颐就举《捣练子》(也就是《桂殿秋》),说这首词写得更好 。
也就是说,晚清词学家况周颐认为,朱彝尊的《桂殿秋》一词,是清词的压卷之作 。
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

衾影何惭  衾

文章插图
【衾影何惭衾】
朱彝尊的《桂殿秋》一词,被况周颐评为清词的压卷之作,但背后,却有一个不被世俗人伦认可的爱情故事,要体会这首词的美,就要先了解朱彝尊的爱情故事 。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他的曾祖父朱国祚,是万历年间举进士之一,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但朱彝尊出生时,家境已经没落 。
朱彝尊家在渐江秀水,离朱家不远的地方,是儒学教谕冯镇鼎的家,有位费姥姥常往来于朱冯两家,她常向朱彝尊的母亲唐孺人夸赞冯家长女冯福贞聪慧,于是唐孺人便托费姥姥作媒,与冯家定了亲 。
朱彝尊17岁那年,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朱家没钱置办彩礼,于是朱彝尊入赘冯家,按当地风俗,本来朱彝尊要改从妇家之姓,但朱家门望高,冯镇鼎也开明,就让朱彝尊保留本姓 。
朱彝尊入赘之时,冯福贞15岁,冯福贞有两个妹妹,最小的妹妹叫冯寿贞,当时11岁 。朱彝尊的不伦爱情,就发生在他与小妹冯寿贞身上 。不过当时冯寿贞还小,他们的爱情是在冯寿贞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发生的 。
朱彝尊作为赘婿,家庭地位自然不高,再加上一个读书人,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之中,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自然也免不了受家人的白眼 。
朱彝尊曾自叙说:“予寄迹草野,高堂违鱼菽之欢,兄弟鹅鸲之痛,入门则妇子交谪不休,举四者之乐,无一得焉 。”在外赚不了钱,回家又被妻子责怪,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 。
但冯寿贞却非常欣赏姐夫朱彝尊的才华,她跟朱彝尊学诗作词,读书习字 。还会跟姐夫撒娇,跟近视的姐夫捉迷藏,有时一家人玩簸钱斗草的游戏,她输了,就跟姐夫耍赖,要姐夫偿还她 。
衾影何惭  衾

文章插图
十二三岁的冯寿贞,娇俏可爱,在朱彝尊回忆她的词中,朱彝尊写道:“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生擒蝴蝶”,写出了冯寿贞天真娇憨、灵动可人 。
可以说,如此娇俏可爱的小妹,成了朱彝尊心中的安慰,看着渐渐长大的小妹,他的内心渐渐生出了别样的情感 。
冯寿贞定过一门亲,但未过门,丈夫就死了,那时,身着孝服的冯素贞,风姿绰约,眉清目秀,更加让朱彝尊意乱情迷 。
衾影何惭  衾

文章插图
冯寿贞天性聪慧,她察觉到了姐夫的情意,她的内心也对这个博通经史满腹才华的姐夫暗生情愫,但在情与礼之间,冯寿贞选择用礼来约束自己的情感 。
冯寿贞所习之书法,是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中有“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二句,说的是曹植对嫂嫂甄宓虽有深情,但仍能以礼自持 。冯寿贞借学习书法的借口,示朱彝尊此二句,朱彝尊心里明白,于是给小妹取了个小字,就叫“静志” 。
其实,当时战乱频发,冯鼎贞夫妇曾想过让冯寿贞也嫁给朱彝尊,效娥皇、女英同事一夫之事,连朱彝尊的妻子冯福贞,也想过让小妹嫁过来,但后来有吴中巨富派媒婆来求亲,冯母贪恋财帛,就同意了 。
冯寿贞19岁时,嫁给了吴中巨富,但此人容貌丑陋,又粗鄙无文,这让她更想念才华横溢的姐夫朱彝尊 。
顺治十五(1658)四月,朱彝尊从粤地归来,恰遇冯寿贞回娘家,她看到小妹手里的团扇,正是自己以前题的诗,顿时心下了然,知道彼此情意,已难断绝 。
朱彝尊与冯寿贞的情感,越来越难以克制,到了十一月十四日这天,他们终于定情,突破了男女之大妨,作了一对野鸳鸯 。此后,冯寿贞每回娘家,必与朱彝尊暖香鸳锦,并头而眼 。刚开始归,他们还行踪较密,背着人来往,后来恣情纵意,也就顾不了许多了 。
顺治十八年(1661),冯寿贞的丈夫死了,她又成了寡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