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常识有哪些( 二 )


性格不合群 。首先体现为胆小 , 上了幼儿园不适应 , 上课不敢发言 , 经常被打 , 但又不敢喊人 。另一种体现则相反 , 就是爱打人、挠人、咬人 。
解决方法:对于胆子小的孩子 , 就让他经常去蹦床 , 以锻炼胆量 。对于爱打人的小朋友 , 就要让他们多练习挤压式触觉 。打人是因为他有皮肤饥渴症 , 在寻求一种压力 , 因此很多爱打人的孩子 , 其实在你打他几下后 , 他就不打人了 , 身上舒服了 。因此 , 可以通过游泳运动 , 让水的压力来挤压他 , 还可以多给他拥抱 。洗完澡以后拿毛巾把他卷起来 , 卷完后压他一下 , 这叫挤压式触觉训练 , 把他的压力给他传进去 。
语言问题上有两个极端 , 一是到年龄了不说话 , 譬如两岁半了还不说话 , 要不然就是话多 , 不听别人的话 , 自己喋喋不休地说 。还有就是抽动症 , 不停眨眼睛 , 耸鼻子 。
解决方法:这些表现都与身体协调性不够好有关 。身体协调性就是大脑对自己所有肌肉的感觉传递进来 , 然后再指挥他去及时行动 。而有这些特征的孩子需要多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
缺乏责任心:让孩子叫人 , 他偏偏不愿意叫人 。

解决方法:面对这种情况 , 可以刻意忽略他的存在 , 故意让客人不理他 , 这时候孩子往往就会着急 , 他就会主动地叫阿姨好 , 叔叔好 。这是因为孩子也有被关注的需要 。这种需要 , 要让他体会到 , 他要是不给别人尊重 , 别人也不会给他尊重 。这份责任感的培养 , 一定要从小开始赋予他 , 让孩子大约从五岁开始承担家务 , 选定一个酬劳标准 , 比方说拖地板给一块钱 , 倒垃圾给一毛钱 。从六岁开始让他学会上闹钟 , 上学以后闹钟响了 , 他要负责把大的家叫起来 , 他要不叫家长就一直躺着 , 让他感觉到大家都指望着他叫起床 , 以此增添他的责任心 。
分离性焦虑
分离性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 , 在与家人 , 尤其是母亲分离时 , 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 。男女儿童均可得病 , 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分离焦虑是孩子入园期时最常见的心理障碍 。
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指一种反复的餐后呕吐 , 但不影响食欲、体重的心理疾病 。常常具有癔症性格 , 自我中心、暗示性强 , 往往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 , 以女孩为多见 。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 , 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 。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 。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 , 或爬上爬下 , 摇椅子转身 , 离位走动 , 叫喊或讲话 , 引逗旁人 , 小动作不停 , 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 。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 , 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 , 注意力涣散 , 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 , 在课堂东张西望 , 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 。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 , 表现为幼稚任性 , 克制力差 , 易激怒或冲动 。情绪不稳 , 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 , 脾气暴躁 , 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 , 不考虑后果 , 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
2、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 。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 。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 , 而担心害怕 , 甚至恐惶不安 , 哭闹不停 , 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 , 对尚未发生的情况 , 产生过分的关注 , 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 。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 也显得过分焦虑 。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 , 如怕打雷闪电 , 极度紧张 , 抱头乱窜 。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 , 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 , 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 。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 , 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 , 甚至梦游四方 , 但白天回忆不起来 , 只觉得精力不足 , 情绪不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