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的结构 商朝国王为什么大多是兄终弟及?( 二 )


俗话说:无情最是帝王家 , 最高权力的吸引力 , 让儿子杀老子、兄弟对捅、叔侄对砍 , 权力交接如果没有规矩 , 不透明 , 引起猜测 , 往往是王权最虚弱、最容易崩溃的时期 。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 权力争夺导致政治乱象和人伦悲剧 , 是胜过国外异族敌人的 。
「长嫡承统 , 万世正法」 , 所以 , 周公设立「嫡长子制度」第一目的是为了「息争」 , 稳定政治 。「嫡长子制」也是「宗法制度」的核心 , 周制是「家国同构」 , 「长嫡承统」也是封建制度之核心——上到君王诸侯 , 下到世人平民 , 使得所有人有法可依 , 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 。《礼记·大传》:上治祖祢 , 尊尊也 。下治子孙 , 亲亲也 。旁治昆弟 , 合族以分食 , 序以昭缪 , 别之以礼义 , 人道竭矣 。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
「此数者 , 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 , 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 , 实在于此 。」
其实 , 周公搞的宗族制 , 也是三监之乱以后摸索、思考和妥协的结果 。正因这套制度「客观、具备操作性」 , 能保持政权交接的稳定 , 被后世大多数王朝继承 。周公设立的「嫡长子继承制」也有很深刻的人性和政治考量 , 虽然在皇权制度下 , 实行得并不好 。
因为人是不确定性的动物 , 历代君王因为宠幸嫔妃 , 个人好恶 , 在立贤立长之间踌躇不决 , 也有随时都打破这个制度 。
讽刺的是 , 恰恰是周公的子孙周幽王 , 废嫡立庶 , 引火上身 , 引得被蛮族攻破镐京 , 革命基地宗周丢掉 , 自己也丢了性命 。
虽然周公「敬德保民 , 制礼作乐」 , 并不是完全基于道德考虑 , 主要是为了保证姬周江山不变颜色 , 但却成为孔子和历代儒生万年粉 。
《周礼》的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 , 建立起来的一个超稳定架构 , 是保证华夏族绵延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 。
所以 , 《周礼》宗法制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意识形态 , 相当于犹太民族的【十诫约柜】 , 是信仰之源 , 民族的粘合剂 , 直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所以 , 中国人在文化上就是周人 。正所谓:周虽旧邦 , 其命维新
有个历史黑色幽默:明亡 , 东林党人钱谦益投水殉国 , 跳下去 , 噗通!哎呀 , 好冷 , 马上又爬了上来!
柳如是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华夏文化不能亡 , 要靠我们士大夫传周礼 , 周礼传下来 , 我们就赢了!鞑子当皇帝又何妨!
果然 , 说中了!满族人今天有几个会说满语 , 会写满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