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 为什么有人说秦腔是百戏鼻祖?

秦腔是在古时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 。《诗经》里的“国风”不少篇章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吧 。秦、汉时期,长安城中,关西大汉击节而起,吼的就是秦腔 。唐时,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 。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 。其后历史记载,明朝时,万历年间才子康海在爿东制乐作曲而成散曲,也就是秦腔 。可以说,秦腔从内容到形式日臻完美,发展日趋成熟 。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 。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 。
中国戏曲的鼻祖是秦腔吗?秦腔被尊为中国戏剧的鼻祖 。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等,许多都是秦腔的衍生物,对其他剧种如川剧等也有影响 。

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 为什么有人说秦腔是百戏鼻祖?

文章插图
李正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影响颇大的秦腔表演艺术家,被誉为“秦腔正宗” 。代表作有《五典坡》、《白蛇传》、《玉堂春》、《二度梅》、《白玉钿》等,特别前三本被誉为李氏三部曲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称他为“西北的程砚秋”,赞赏有加 。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以其婉约、缠绵独具魅力的唱腔醉倒、痴迷过无数秦腔爱好者 。其代表剧目有《游龟山》、《双锦衣》、《夺锦楼》、《妇女代表》、《红梅岭》、《于无声处》等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 。
在流行过程中,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递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渐趋缩小 。至清末,又变成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
1912年,在西安成立了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陕西易俗社,对秦腔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导演、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革新,并大量编演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剧目 。
昆曲美在哪里为何称为百戏之祖?600年前,当文艺复兴的曙光划破了中世纪黑暗夜空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种声音,伴着胡笳长笛荡漾开来,让中华民族痴迷了两个多世纪 。这就是诞生于南中国昆山脚下的天籁之音——昆曲 。它自园林深处传出,风雅了人世间的凡尘琐俗,成为一种美丽的辉煌 。
推开厚重的朱门,转过曲折的回廊,拂去满身尘埃,静听婉转的水磨调,让思绪飞回几百年前的江南 。彼时,昆曲自闺阁深处,觅一段锦屏人的春愁婉转,化作一唱三叹的小磨调,演绎了《牡丹亭》的一往情深;自华清池边,寻一段大唐盛世的歌舞升平,化作水袖飘飘,演绎了《长生殿》中的爱恨情愁;自落日楼头,记一段末路英雄的漫漫长叹,化作《夜奔》中林冲的英雄泪;自秦淮河畔,写一段南朝往事,化作李香君的扇上桃花 。
昆曲之美,美在唱腔 。沈宠绥在《度曲颂知》中说,昆曲“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水磨调流丽悠远,听之足以荡人 。一唱三叹中无论是闺阁闲愁、离人相思、兴亡之叹,都淋漓尽致,风情万种,檀板慢拍中,让人心魂摇曳,神思悠然 。
【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 为什么有人说秦腔是百戏鼻祖?】昆曲之美,美在演员指尖,遥指远方,便成巍峨群山;轻点近处,便观荡漾碧波 。指尖成峰,指间绕水,青山绿水勾勒出昆曲之美 。边歌边舞,水袖抛舞,时而牵住离愁别恨,时而翻出满腔哀怨,时而绕出情思绵绵 。舒展之间,道不尽的风致楚楚 。
昆曲之美,美在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你可见杜丽娘独立小庭深院,春光寂寂,潋滟了她眉间的二分寂寞,三分相思,五分无奈 。“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 。”你可见李香君于筵席之上,目光清冷,大骂奸邪贼子,手持定情折扇,握住的不止是忠贞的承诺,更是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中仍然坚持的节气 。“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半行字是落命的碑碣,一抔土是断肠墓穴 。”你可见马嵬坡上,三尺白绫牵住的岂止杨玉环柔白的脖颈,更是一个王朝的背影,一个帝王的无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