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回忆鲁迅先生》里,她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于鲁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与感激 。她还运用了自己善于机敏地捕捉细节的特长,充分地施展出了女性作者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 。萧红当时经常出入于鲁迅先生的家中,她用自己的笔,把读者轻轻地领进了鲁迅家敞开的大门,让读者看到了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 。
她细腻地描绘了鲁迅、许广平、海婴一家生活起居的习惯,鲁迅先生饮食的爱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劳累、临终前的病容,以及许广平先生的操劳、海婴的顽皮,甚至描绘了两位年老保姆与日本医生的面影,她还细致地描绘了客厅、卧室的陈设,一草一木的姿态,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 。
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萧红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富有女性作家的特点,比起其他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来,特别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 。
这篇回忆录非常好读,也很有趣,完全可以吸引学生 。在课前不妨预先布置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鲁迅萧红:以前大家都学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到底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欢鲁迅?带着这个问题进入阅读,让传记的有关描写来比照和丰富同学们对鲁迅的印象 。
因为这篇回忆录对鲁迅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显然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些“落差”,学生的兴趣也在这里 。阅读中应当提醒同学们,我们接触的不止是一个热情、幽默、睿智的鲁迅,还应当深入一步,思考一下自己对鲁迅的思想、人格的认识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当同学们通过阅读发现鲁迅也有如此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完全可以很放松地走近这位文化巨人时,教学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
这一课除了获得对鲁迅的新认识,还有一个潜在的目标,也是更高的要求,就是让同学们能够由此而思考怎样看待像鲁迅作品这样的“经典”的问题 。对鲁迅有隔膜,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同学们毕竟年轻,对鲁迅作品及其为人还不能充分理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对鲁迅高度评价的定论,先入为主地框定了我们的头脑,反而阻碍了对鲁迅精神丰富性的认识 。
要让同学们了解,属于经典的东西,对于后世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都是有距离的,包括对他所属时代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隔膜,都可能成为阅读障碍 。我们不可能像读当下流行小说那样顺畅轻快 。但要真正了解人类的智慧,吸取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还是要学习经典 。
对经典的学习要有一份尊崇,一份超越,高雅的阅读品味需要逐步培养 。
此外,要重视对这篇回忆录的艺术赏析,要让学生了一、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传主日常生活的细节,随意点染,就把鲁迅写活,展现出一位伟人性格的丰富性 。二、这篇作品与一般传记不同,文学性很强,作者感情的融入非常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 。
因为是回忆录,有许多印象片断的重现,包括对一些生活细节的捕捉与体味,描写似乎很随意,甚至有些零碎,却一点也不觉得繁琐,读着读着,许多印象就连贯凝聚起来,让我们看到鲁迅生动丰富的个性,看到伟人生活化、人情味的一面 。三、注意这篇回忆录的叙述角度,特别是对传主情感评价的心理视角,作品中的“我”往往一身二任,既是事件发生的见证人,同时也是事件的评价者 。
文章插图
萧红与鲁迅的主要内容是鲁迅先生帮助青年作家度过文学生涯的艰难时刻,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 。人们都看到她前进的奔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的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 。她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寂寞下去,甚至颓唐地毁灭自己 。是的,没有鲁迅先生在荆棘满地的前面为青年们开路,萧红同时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冲出牢笼走进文坛 。三十年代出现的一批生龙活虎的青年作家,在建立我国现代文学队伍方面,鲁迅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鲁迅是中国青年作家之父,他一生对青年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
文章插图
1936年,中国文坛上一颗巨星殒落了,山河动容,举国悲恸,在悼念鲁迅逝世的日子里,一位电车工人在《一面》中回忆了四年前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
推荐阅读
- arctanx求导等于什么 y=√x*arctanx求导
- mmol 碱度mg和mmol怎么转换
- 一直打嗝连续三四天了,打嗝两天了停不下来急求解决
- 国产动漫关于彼岸花 求动漫中彼岸花
- 回鱼养殖对硫化物的要求 回鱼
- 拒绝之后很难追求到的星座女
- 求解,州官放火打一生肖
- 定积分求导公式 关于变限定积分的导数计算方法?
- 信求是什么意思 信球是什么意思
- 两女一男闺蜜头像3张 求三人的二女一男闺蜜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