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什么,行测60分是不是弱智( 二 )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答案:A 。从文中最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
例题2: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 。会说话的人,纵然,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 。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的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
B.绘声绘色 不露声色 完成
C.口若悬河 片言只语 创造
D.侃侃而谈 缄口不言 获取
(答案:C 。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
2.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
例题: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 。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 。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答案:D 。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 。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
3.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
例题:

(答案:B 。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 。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答案:C 。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 。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
例题: 螺丝:螺帽
A.水杯:暖瓶 B.线:纽扣
C.插座:插头 D.筷:碗
(答案:C 。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 。)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
例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音kuí)文陶片 。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 。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质疑专家的观点 。)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