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评师报考条件 安评( 二 )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自身安全管理能力过硬,不怕安评机构“挑刺儿”,有了问题就认真整改,那么安评就是正道;反之,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件事,认为找安评的目的就是花钱过关,那么企业对安评机构的认可度势必不高,这个行业也难以健康发展 。
话说回来,安评机构也不见得都很权威,良莠不齐是安评行业的现状 。说这件事“对”或者“不对”,首先要看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安评机构,不可否认确实存在真心为企业好的机构,所以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
笔者认为,解决安评造假问题,首先要完善各类政策法规,尤其是在 ***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信用监管等制度日趋完善,国家要创造条件,培育***素质高的***人才和机构,净化行业发展环境 。对安评机构来说,要想在行业内立足,必须改变过去依靠人情关系、依赖资质挂靠等工作模式,一切凭实力说话 。
其次,*** 部门要对安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提高行业门槛,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专家库,杜绝舞弊现象 。
再其次,加强安评过程监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多管齐下,使企业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推动安评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
(作者:箴言)

杜绝低价中标巧用“换人战术”
要从招投标环节入手,企业对项目支出要合理估算,杜绝一味采取更低价中标的模式,避免恶性竞争 。
在市场行为模式下,安评机构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服务是有价格的,而某些安评项目中标价过低的现象客观存在 。试想一下,价格过低,机构利润空间太小,势必会倒逼其避重就轻、因陋就简 。
比如,一家机构对规模及以上企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专家费、往返差旅费、税费等都算上仅有2.5万元,这么点儿经费哪能保证所有人员尽职尽责,保证评审项目尽善尽美呢?
可一旦查出了隐患,某些企业要求机构自己查出来的隐患自己改,机构的成本就会随之增加,谁愿意给自己添麻烦呢?而且,一家机构如果开出“稍有分量”的评价报告,来年的活儿还咋干?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惯性思维作祟,抱着侥幸心理,很多问题就遮掩过去了 。
如何消除安评造假?笔者建议,要从招投标环节入手,企业对项目支出要合理估算,杜绝一味采取更低价中标的模式,避免恶性竞争 。同时,评审环节要采用“换人战术”,多用新面孔,少用熟面孔,杜绝人情交易 。安评从业人员要有严格的职业操守,对所从事的工作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遇到问题敢于说不,不糊弄、不心存侥幸,真正帮助企业补短板,来不得半点儿虚假 。
(作者:石永亮)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责任编辑:田硕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孟德轩
【安评师报考条件安评】

安评师报考条件  安评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