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 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

弟子子贡常说 , 先生的道德文章 , 我们大都能够了解 。但是说到老师在天道与性命方面的思想 , 我们就很难理解了 。
颜渊则常常慨叹 , 先生真是仰之弥高 ,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 忽焉在後 。先生总是能够对我们循循善诱 , 用文章典籍丰富我们的知识 , 用礼仪道德约束我们的言行 , 让我们欲罢不能 。我们即使是竭尽心力 , 老师的学问依然是那么高远地矗立在我们眼前 , 你跑上去想抓住他的衣袖 , 但是却怎么也追不上 。
【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 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鲁国的士大夫都由衷地说 , 孔子是那么博学多才 , 他精通任何一个领域的学问 , 但你用任何一个头衔来形容他来评价他都不合适 。真是大哉孔子!
鲁哀公十四年春 , 哀公与群臣在郊外打猎 , 叔孙氏的车夫鉏商捉到了一只怪兽 , 谁也叫不上名来 , 大家都认为这不是个好兆头 。
孔子见了之后说 , 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 。
孔子又说 , 河不出图 , 洛不出书 , 圣王不会再见 , 我本想行道救世 , 以后恐怕也没有希望了 。
这一年 ,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渊死了 , 孔子伤心地说 , 难道天要亡我吗?为什么把我最钟爱的学生给夺走了?
联想到西狩获麟 , 孔子叹道 , 吾道穷矣!这世上还有谁是我的知音呢?
子贡说 , 先生何必那么悲观呢?

孔子说 , 我一向不怨天 , 不尤人 。一直相信 , 只要坚持修养 , 日求精进 , 总会上达天理的 。世人不了解我 , 我没有怨言 。我相信上天是了解我的 。
孔子常说 , 君子最遗憾的是在世上活一辈子却默默无闻 。既然吾道不能行于天下 , 我们就要考虑拿什么留给后世之人 。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 , 所以孔子根据历代史实 , 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
《春秋》笔法讲究微言大义 , 以至于《春秋》之义行 , 使历代天下乱臣贼子都为之忧惧 。谁都不愿在史书上留下一个骂名 。
孔子说 , 将来后世之人了解我的思想 , 要靠这一部《春秋》;要怪罪我 , 恐怕也是因为这一部《春秋》 。
又过了一年 , 子路在卫国死于内乱 。
孔子因此大病一场 。
子贡来看望老师 , 孔子拄着拐杖正在门前散步 , 看到子贡进来 , 说 , 阿赐 , 你怎么这么晚才来看我呀?

孔子自知将不久于人世 , 长叹作歌长吟道 , “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歌罢 , 不由泪下沾巾 。
七天后 , 孔子病卒 , 享年七十三岁 , 这一年正是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 。
孔子死后 , 葬在鲁城北泗水岸边 , 弟子为他服孝守墓三年 , 这叫“心丧” 。
三年后 , 弟子们洒泪分别 。只有子赣在墓前盖了一座草庐 , 守孝六年后才辞别老师而去 。
以后的许多年 , 孔了的弟子 , 还有鲁人 , 在孔子墓穴周围陆续盖屋定居 , 规模越来越大 , 人们就把这片村庄取名“孔里” 。
鲁国的国君和士大夫、老百姓 , 世世相传 , 每到岁时都来到孔子墓前祭祀 , 众儒生也都举行讲礼、乡饮、大射等活动 。
历经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 , 一直到汉朝建立 , 二百馀年一直传承不绝 。
汉高祖刘邦建国后 , 特意来到鲁地 , 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 。
后世的诸侯卿相 , 凡是来山东做官的 , 也都要先来孔庙祭祀 , 然后才开始坐衙从政 。
太史公在《孔子世家》最后说 , 《诗经》上说 , “高山仰止 , 景行行止 。”虽然我和孔子不一个时代 , 但却对他非常仰慕 。我每次读到孔子的著作 , 都能想像到他的道德、品行、人格 。到鲁国采风时 , 瞻仰孔庙中的那些车服礼器 , 儒生们庄重地向其行礼祭祀 , 我都久久不愿离去 。历览古今的天下君王以及贤士大夫 , 大多都是显赫一时 , 但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孔子是一介布衣 , 却能够相传十馀世 , 被天下学者宗仰 。从天子王侯以下 , 中国凡是研究六艺的人 , 都把孔子的话作为评判是非的最高标准 , 孔子真称得上是“至圣”古今一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