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爬行动物曾经统治地球2.3亿年之久,在它们最为鼎盛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统治大地,鳄鱼盘踞河湖,翼龙在天空中翱翔,鱼龙、蛇颈龙和沧龙相继称雄于大海 。整个地球海、陆、空都由一个纲的动物统治,这在地质史还是头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 。
鳄鱼在恐龙时代就是淡水霸主了
距今约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大的陨星降临地球,宣告了爬行动物时代的终结 。恐龙、翼龙和沧龙都在这起大灾难中灭绝了,哺乳动物迅速崛起为新一代霸主 。然而,鳄鱼没有随着一起灭绝,它们活了下来,并继续坚守淡水,成为爬行动物的“末代皇帝”,淡水也成为爬行动物最后一块“保留地” 。作为进化先锋,哺乳动物的实力毋容置疑,到底是淡水太特殊,还是鳄鱼太厉害,哺乳动物缘何迟迟无法攻取淡水?
水对温血的天生敌意
【鳄鱼是陆地还是水里的动物 鳄鱼是什么类动物】我们注意到,在淡水里混得好的不光有鳄鱼,还有鳄龟、南美侧颈龟和三爪鳖等淡水龟类,以及欧洲鳇、达氏鳇、白鲟和湄公河巨鲶等大型淡水鱼 。总之,淡水食物链的顶端都是些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中找不出可以与它们抗衡的,河马、淡水海牛以及水豚、河狸都是素食动物,水獭虽然吃肉,但和鳄鱼不在一个重量级 。唯一吃肉的大家伙就是淡水海豚了,但它们只有4种,而且分布相当局限 。
湾鳄“洛龙”:体长6米多,体重超过一吨
为什么哺乳动物尤其是大型食肉的种类在淡水中如此凋零?最容易想到的原因是水和空气的不同自然特性 。水的比热容是空气的三倍(即水每升高或降低一摄氏度,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空气的三倍),这意味着水的蓄热能力比空气好,水温比气温稳定 。比如说,在气温25℃左右的赤道和低至-50℃的南极,深海水温都保持在0~3℃ 。变温动物的体温和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栖息于水中可以避免接触极端高温或低温,更长时间在生理峰值下活动 。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水的导热能力比空气强,热乎乎的生物在水中热量散失更快 。恒温动物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着较高的体温,当我们身处水里,必须付出三倍的能量才能维持体温 。
在陆地上,恒温的哺乳动物占尽优越之处:我们可以快速移动沉重的躯体,这会让大爬虫精疲力尽;我们可以在任何气温下保持活跃,无论昼夜或者冬夏,而爬行动物在低温下活动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但当我们进入水里,这些优势反而成了劣势,仅维持体温一项就会令我们的能量入不敷出 。
亚马逊河的淡水海牛
然而,水对温血的天生敌意,并不能阻挡哺乳动物征服世界的脚步,我们看看海洋里就知道了 。目前海洋生活着约130种海洋哺乳动物和80种海洋爬行动物,种类似乎差不多,但数量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参与度有天壤之别 。
130种海兽中有鲸和海豚、鳍脚类、海獭以及海牛,其中鲸豚对海洋的适应性甚至不在鱼类之下,它们中包括当今海洋霸主虎鲸和最大的动物蓝鲸 。而海爬80种中有70多种是海蛇,此外就是海鬣蜥和7种海龟,只占据狭窄的生态位 。
为了减少热量散失,降低维持体温的成本,水生哺乳动物有的是办法 。鲸、海牛和河马有厚厚的皮和脂肪层隔热,而且淡水海牛和河马只生活在热带 。水獭用它那充满空气和油脂的皮毛隔热,它每天都梳毛以保持防水性能,同时提高代谢率,增加热量生成,淡水獭类的代谢率是同等体型下陆地食肉动物的1.5倍,海獭则是3.5倍 。
“长江女神”白鱀豚
因此,单单水环境对温血的不友好无法阻止哺乳动物下水,哺乳动物已经征服了水,就像梅氏利维坦鲸(生活在中新世的一种古抹香鲸,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洋掠食者之一)和虎鲸在海洋里做的那样 。
鳄鱼从未缺席
回顾进化史,哺乳动物出现于距今2.25亿年的三叠纪晚期,之后被恐龙压制了1.6亿年之久,到白垩纪末的大灾难来临之际,它们仍是一些夜间活动的、老鼠大小的食虫动物 。陆地霸主恐龙被灾难清除了,这群小家伙抢占恐龙腾出来的生态位自然没问题,但要从鳄鱼手中夺取淡水霸权就是另一回事了 。
恐龙时代
地球上的食物链可归纳为两大类:绿色食物链,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基础;褐色食物链,以死亡的有机质有基础,短期内可不依赖于光合作用 。陆地和浅海的生态系统都以绿色食物链为主,而淡水中褐色食物链占相当大的比例,深海则几乎完全是褐色食物链 。
推荐阅读
- 管人叫花椰菜是什么意思 花椰菜是什么
- tigress是什么意思 hammer是什么意思
- 印度女孩的割礼是什么意思 割礼是什么意思
- 狗狗为什么突然得冠状 狗狗冠状是什么症状
- 壁咚的正确姿势图解 湿吻是什么意思
- ap可以连接普通路由器吗 无线ap是什么
- 喜欢的反义词是什么 终于的近义词是什么
- 光荣的近义词是什么 朴素的反义词是什么
- pitchfork是什么意思 fork是什么意思
- 鳞次栉比的读音是什么 鳞次栉比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