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用了 邓稼先几几年发明了氢弹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用了 邓稼先几几年发明了氢弹

文章插图
1967年6月17日,55年前的今天,中国在西北戈壁滩上空成功地投下第一颗氢弹 。
虽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对于亲身参加氢弹研制的人来说,这段往事历历在目,永远存在于他们的记忆深处 。对于他们来说,比起宏大的官方叙述,那段经历充满了难以忘怀的生动细节 。
蘑菇云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先是起来一个不大的“伞头”,接着奇迹出现了,从那个“伞头”中心向上蹿出一朵白云,相比之下,原先那块云就显得发灰了 。这白云迅速扩大,成了一个大“伞头”,把原先的灰云完全覆盖了 。同时“伞柄”也在上升,最后形成一朵巨大的、纯白色的蘑菇云 。
蔡抱真 口述
摘编自《亲历者说「氢弹研制」》
01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口述
老于给老邓打电话:
\”我们抓到牛鼻子了!\”
从莫斯科毕业回国后,我进了当时的核物理研究院理论部,部主任就是邓稼先 。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用了 邓稼先几几年发明了氢弹】当时,理论部有一个很好的传统,相互之间不称头衔,只以老小相称 。我觉得这不仅是个称呼上的问题,它是一种温度、一种氛围!显示了这个单位人和人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团队建设形式 。
我第一次与邓稼先的近距离接触就是氢弹原理试验 。氢弹的物理反应有几个阶段,比原子弹更复杂 。我们小组的任务是核试验诊断理论计算,就是通过核试验的测量数据,判断里面发生的是不是氢弹爆炸 。这就涉及一系列物理量的测试项目 。全当量氢弹爆炸威力大,需要高空爆炸,为了保险起见,理论部决定先做一次低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为爆炸试验人员提供可参考的测量与判断依据——什么量程范围算成功 。
突破氢弹原理时,整个理论部的人,没有谁具体知道氢弹的结构和原理,以邓稼先等为代表的当时的领导就采取学术民主的方式 。年龄大的四五十岁,年轻的二十来岁,大家坐一屋子,不论年龄、职务、资历,谁有什么想法就直接上台说,因而当时叫“鸣放会”,允许大鸣大放 。这样一来,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你来我往,几十种想法就出来了 。大家提出的想法经过分析,最后归纳了四个有可能成功的方案,由于敏带领一些人去计算 。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用了 邓稼先几几年发明了氢弹

文章插图
杜祥琬(右)与于敏
我们常看到于敏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是因为他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思考问题,为此还睡不着觉,要靠吃安眠药,有时要吃两片 。老于和老邓一边研究思考,一边写成讲义给大家讲课 。经过计算,最后判断其中一种可行,老于就给老邓打电话“我们抓到牛鼻子了!”当时大家的压力都很大,老邓一听就意会了、高兴了,氢弹的研究就是这么来的 。
摘编自中国核工业 《研究大宇宙与小原子的“先生”们》
02
吕志清 口述
轻材料成型难题惊动了周总理
我毕业之后被分入二二一厂102车间轻材料压制成型组(当时叫做老三组),是102车间的王牌组,对氢弹来讲,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组 。
记得当时组内有33人,大约有22个知识分子、11个工人,武胜是我们的组长,带领我们日夜奋战 。当时我们的资料基础非常薄弱,对材料没有认识,只有一本苏联出的小薄书《锂和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大家只知道材料易燃易爆 。我们组分为三块,小型组、大型组和铸造组 。第一批材料是从国外进口的,玻璃瓶子装着,外面用向日葵杆芯做缓冲 。由于对安全性没有太多认识,大家其实还是比较怕的,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对它的性质认识相对多一点,所以也更加责无旁贷地冲在一线 。
随后102车间临时成立了一个安全组,专门针对这个原材料的安全性做了很多实验,比如材料粉尘中如果有一个闪点,达到一定浓度就有可能造成爆炸,大家就会想很多办法解除隐患;比如用手套箱做一个密闭容器,来试验出它的一些特性,以进一步保证安全 。
之后,我们才进入材料预生产阶段,尝试大零件的制作 。这其中,宋家树副主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总是以身作则,带着大家处理问题,出了很多点子 。
轻材料成型制作过程中也出现过很多大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困扰大家的就是“粘膜”,这种材料和很多有机物及金属都会发生反应,当时原材料很贵,一次要用几十公斤,粘坏就报废了 。于是大家挖空心思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涂层、镀金、镀银、镀铬等等方式我们都尝试过 。这事当时还惊动了周总理,总理曾经问过:你们那个事情解决得怎么样了?经过很长时间的开发和改进,我们终于用比较经济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获得了当年的科学大会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