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二 )


2、干地黄 , 10~15g 。
3、熟地黄 , 9~15g 。
地黄的食用禁忌
1、生地黄:脾虚湿滞 , 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
2、熟地黄:本品性质黏腻 , 有碍消化 , 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 。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 , 以免黏腻碍胃 。
地黄有毒吗
无毒 。
地黄的附方
1、堕胎下血不止:代赭石末一钱 , 生地黄汁半盏调 。日三、五服 , 以瘥为度 。(《圣济录》)
2、吐血衄血:胡黄连、生地黄等分 。为末 , 猪胆汁丸梧子大 , 卧时茅花汤下五十丸 。(《普济方》)
3、口干心躁:熟地黄五两 , 水三盏 , 煎一盏半 , 分三服 , 一日尽 。(《圣惠方》)
4、吐血不止:鳖甲、蛤粉各一两(同炒色黄) , 熟地黄一两半(晒干) 。为末 。每服二钱 , 食后茶下 。(《圣济录》)
地黄的功效和作用2
一、地黄的功效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 , 壮热神昏 , 口干舌绛 。如清营汤 。
治温病后期 , 余热未尽 , 阴液已伤 , 夜热早凉 , 舌红脉数者 , 如青蒿鳖甲汤 。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 , 血热毒盛 , 吐血衄血 , 斑疹紫黑 。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 , 内热消渴 。治温病伤阴 , 肠燥便秘 , 如增液汤 。
性味归经
地黄味甘、苦,性寒 。归心、肝、肺经 。
二、地黄的作用
了解了地黄的`功效是什么 , 应该知道地黄的作用应该也是不少的 , 应用的范围也是蛮大的 , 那就来看看地黄的作用是什么吧 , 还有禁忌是要注意什么的呢?
地黄中含有有效成分(R-BP-F) , 经过实验研究证明 ,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地黄还含有止血的作用 , 经过实验研究证明 , 生地黄能够缩短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 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
地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有抗凝血酶的作用 , 以此来产生抗血管内凝血的功效;
能够治疗肝炎 , 生地黄配上甘草一起服用 , 临床实践证明 , 有治疗肝炎的功效 。
三、生地黄禁忌
一般来说 , 生地在作为中药煎服的时候 , 用量是10到30克 , 鲜地黄的量会加倍 。不过需要注意鲜地黄性寒 , 脾虚湿滞的人 , 不能使用 。
性寒 , 所以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应忌服生地 。《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 , 令人肾消 , 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生地黄性寒而滞 , 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 所以脾胃虚寒(虚弱)、大便溏薄、胸闷食少、气滞痰多者不宜应用 。
《药性论》:忌三白 , 指生地与萝卜、葱白和薤白相克 。
四、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
很多人都是分不清地黄与熟地黄的 , 认为两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 功效与作用应该也是一样的 , 其实是不对的 , 两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 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区别吧 。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 , 晒干即成生地 , 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 , 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 , 质地柔软即为熟地 。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 , 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
1、外形区别
地黄
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 , 中间膨大 , 两段稍细 , 长6~12cm , 直径3~6cm , 有的较细 , 长条状 , 稍扁而弯曲 。表面棕黑或棕灰色 , 极皱缩 , 具不规则的横曲纹 。
体重 , 质较软而韧 , 不易折断 , 断面棕黑或乌黑色 , 有光泽 , 具粘性 。味微甜 。
熟地黄
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 , 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 , 有光泽 , 粘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 , 不易折断 , 端面乌黑色 , 有光泽、味甜 。
2、药效区别
生地黄:性寒 , 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 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 , 就是千古著名的补肾良方 , 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