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负此良友! 我虽不杀伯仁( 三 )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我不杀周伯仁,周伯仁却因为我死了,两人如今阴阳相隔,我辜负了这位好朋友呀 。言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导的悔恨,没能够出手就周伯仁的悲痛 。两位好朋友,因为误解就桥归桥、路归路,实在是令人惋惜呀 。
5“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话是谁说的 ?周顗(yǐ),字伯仁 。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由王导所言 。
这句话还带着一个典故,说来这个典故,也其实就是一个误会 。
东晋元帝时期,王室是一个豪门大族,王敦是王导的亲兄弟 。可这王敦仗着自己有才能,不服从朝廷管教,更是不服元帝的宠臣xx 。从未得到重用的他,率领两万精兵,从武汉直接扑向了南京 。
他这一扑可好,把元帝吓得不轻,刘辉更是向晋元帝建议,杀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所有人 。当下,听到风声的王导,带着有官职的所有子弟在门前哭诉,希望能逃过一劫 。而且这一哭,就是好几天 。
有一天早晨,周伯仁进宫觐见 。王导悄悄喊住周伯仁,希望周伯仁能够帮自己疏通疏通,向晋元帝说说自己家族的好话 。
谁知道,周伯仁却并没有做任何表示,全当做没有听到,径直走了进去 。可面见皇帝之后,周伯仁却极力为王导开脱,晋元帝也觉得有理,便也没再打算追究 。
留周伯仁吃过饭后,周伯仁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出门时便碰见了王导 。王导又低声下气地询问伯仁里面的情况,谁知周伯仁都没有正眼瞧过他们,便离开了皇宫 。
大抵就是这时候,埋怨的种子便种下了吧 。而后来王敦做了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上掌握着许多大臣的生死,想杀就杀 。而当面临周伯任时,王敦看向了王导,见王导并没有任何表示,跟着一声令下,人头落地 。后来,王导入宫观赏,意外发现了周伯仁写给皇上的上书,里面全是为王氏家族开脱之意,顿时,王导恍然大悟,留下了这一句千古名话:我没有直接杀死伯仁,但是伯仁却是因为我而死去啊 。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