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宁波建三支督导队伍助“双减”落地

每天晚自习开始前的一个小时 , 宁波市春晓中学的同学们鱼贯而出 , 在操场上散步、踢球、相互交流;雨天 , 同学们在教室里做自编的运动操;开设晚自习以来 , 几乎所有同学都能在校内完成作业……这些改变都和责任督学分不开 。 “只有把真问题反映出来 , 把真困难呈现出来 , 问题和困难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 ”这成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责任督学和春晓中学的共识 。
“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得怎么样 , 课后服务课程、作业管理、课堂教学研究的增量做得如何 , 我们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 , 减负担增效能 。 ”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说 。
【督导|宁波建三支督导队伍助“双减”落地】专项督查督出加速度
宁波的教育督导有立法保障 , 早在2002年就开始施行 。 2021年9月 , 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双减”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 , 督查内容涉及七大项 , 包括学校的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监管、预收费监管、培训广告管控情况等 。
宁波建立了跨人大、政协、发改委、科技局等18个部门的专家库 , 共有专家614名 , 组成了责任督学、督导信息员和“双减”督查专家3支督导队伍 , 通过地毯式排摸 , 发现共有学科类培训机构2046家 , 同时查清校内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实情 , 分阶段进行县域交叉实地督查 。
2021年9月中下旬 , 江北区教育局专职副总督学杨烿带队前往宁海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督查 , 聚焦督查过程中课后托管内容比较单一的问题 , 建议根据学生发展所需拓展渠道 ,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育服务 。
这样的区县(市)交叉实地督查在宁波全面展开 , 形成、下发了13份督查报告 , 建立问题清单合计147条 。 各地各校在督导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击破 。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科目界定难的问题 , 北仑区在全省率先成立课程审查专家委员会 , 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进行审核界定;针对校外培训机构规范问题 , 海曙区探索校外培训机构“区块链+双重保险”的三位一体数字化治理新模式;针对初中课后服务安全问题 , 镇海区出台“一校一策” , 进行“错时分门” , 搭建“警力护学亭” , 定制“夜间公交”线 , 筑牢安全防护线 。
直击痛点督出新改变
鄞州区教科室副主任朱永良是鄞州区责任督学 , 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初 , 朱永良关注到了四方面的问题 , 表现为学校迷茫、教师疲惫、学生无奈、家长焦虑 。
带着这些问题 , 朱永良运用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常规督导相结合的方式 , 全身心地和学校一起破解工作难点 。 具体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关注作业减负 , 严格进行作业分层 , 推动作业校本化;二是关注课堂教学改革 , 倡导“深度学习” , 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
“可喜的是 , 改变慢慢发生了 。 ”朱永良发现学校的管理方式在变 , 中心工作更加聚焦、更加协同 , 教师发展逐渐回归本位 。 学生的状态也在改变 , 参加“1+X”托管后 , 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锻炼 , 家长角色也逐渐回归本真 。
问题导向的做法也体现在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上 。 宁波鄞州区广成教育培训学校原先有3个学科类培训点、一个综合类培训点、全职教师40余名 , 仅房租一年就要300余万元 。 “双减”之初 , 机构内矛盾重重 。
浙江省督学、宁波市教育督查专员蒋和法了解情况后 , 联合督导团队帮助该机构纾困 。 该机构及时调整规划 , 关闭了两家学科类培训点 , 并将原来以学科类为主的业务调整成为以托育、素质教育类为主 。 同时 , 积极拓展新业务 , 对接公立学校的“四点钟课堂” , 还和余姚机器人产业园合作 , 加强非学科类课程开发 。 “在一系列的组合拳下 , 广成教育培训学校的职工人数不降反增 , 并提高了课程研发能力 , 实现了平稳过渡和完美转型 。 ”蒋和法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