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封茂”老师丨让冷专业不冷 她的博物馆学课堂圈粉无数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何方迪
学生心目中的她,温柔知性、亲切大方;同事心目中的她,严谨负责、恪尽职守。来到民大的十年间,她以博学之识苦心研磨课程、用心钻研学术,带领学生博闻广见,助力学生成为博才之人。她就是杜辉,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当之无愧的“博”主。

博物馆|“封茂”老师丨让冷专业不冷 她的博物馆学课堂圈粉无数
文章插图

回忆当初,凭借着直觉和兴趣,杜辉在本科阶段选择了充满神秘感的考古学专业,在经过四年的知识筑基与实践探索后,她决定继续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与理论架构,经过思考,杜辉决定硕士阶段学习人类学。
走入人类学专业后,完整、庞大的学科体系,包容的学科视角,综合丰富的专业技能,无一不在吸引着杜辉的好奇与求知欲望。这决定了杜辉后来的博士专业,也为她之后的教学奠定了独特的人类学的学科视角与思维方式。

博物馆|“封茂”老师丨让冷专业不冷 她的博物馆学课堂圈粉无数
文章插图

人类学、考古学……它们在杜辉的眼中就像是一座座富矿,挖得越深,宝藏越多,也就越发的有趣。长期的学习与积累,造就了杜辉深厚的知识储备,也成全了杜辉的心之所愿: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来到民大之后,杜辉潜心科研探索、学术研究。她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不仅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奠定了深而广的基础,也为学生生动地诠释了“博学”二字的力量。

博物馆|“封茂”老师丨让冷专业不冷 她的博物馆学课堂圈粉无数
文章插图

在《博物馆学概论》课程上,杜辉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以电视剧《觉醒年代》和《山海情》为主题,创造一座“虚拟博物馆”。在这座虚拟博物馆中,学生需要分设藏品部、展陈部、社教部和宣传推广部四个部门。这种通过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当下热播的主旋律电视剧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既可以在影片中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入浅出地掌握课程知识点。
这几年来,杜辉带着学生几乎跑遍了成都所有的博物馆,每一次探索博物馆的经历,都成为了她教学的肥沃土壤,也为学生对博物馆学的热爱撒下了种子。
在平时的教学中,杜辉喜欢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
在学生的心里,杜辉就像他们的姐姐,一声声“辉姐”正是最直观的证明,平等的心态既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与学科的距离,更是锻炼了学生敢于提问、大胆思考的能力。
而面对当下竞争激烈的考研、就业压力,杜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除了给予学生专业的课程指导,她还会积极地传达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变通。
在研究生期间,杜辉也曾遇见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当时的导师用简单的道理点醒了她:“人不一定非要从A走到B的,其实还可以从A到C,再到B。”这样的做事态度,让她在之后的人生选择中充满了勇气与信心。
而现在,她也将这种“变通”的人生哲学贯彻在自己的教书育人过程中,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
今年,从业七年的杜辉开了一门新课《博物馆教育学》。从零开始建设课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杜辉依旧干劲十足。
如今,初为人母的杜辉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她想把这种新的感悟带到课堂,传递给学生,“这门课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认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封茂”老师丨让冷专业不冷 她的博物馆学课堂圈粉无数
文章插图

@“封华正茂”的老师们,来封面新闻展示你独特的styl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