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当技校开设“学前教育”:一所首都职校的自救之路( 二 )


刘阳心里也不清楚这个专业还能撑多久 , 或许有一天它会和当初的“王牌”焊接专业一样 , 被抛弃和遗忘 。 他只能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教 。
曾是招生链顶端的“鲸鱼”
金隅不是没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 。
身处首都 , 金隅是最能领先感受时代脉搏的学校之一 。 建国初期 , 国家百废待兴 , 大量的建筑、铁路需要重新修建 , 水泥也就成为了最重要的支撑产业之一 , 琉璃河水泥厂内的一块空地也顺势被国家”钦定“ , 建设成为北京水泥技工学校 , 为水泥厂输送专业人才 。
刚建校时 , 师生们都有一股闯劲 。 在1956年到1968年的12年间 , 学校的实习工厂自主研发生产定型产品制袋机、球磨机 , 这些师生共同研发的机器持续为学校创收 , 在那个预算严重不足的年代 , 实现了“不要国家一分钱 , 实现经费自给自足”的先例 。
20世纪80年代 , 北京工业改革走在了全国前面 , 整个城市开始从消费型转变成生产型 。 当时的北京的工业发展规模以每年19 %的速度递增 , 涵盖冶金、矿山、化工、机电、制造、建材等行业 , 初步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 。
政府推动 , 企业百花齐放 , 国家需要更加复合的技术型人才 , 1978年 , 这所职业技术学校又从“水泥技工学校”摇身一变 , 成为了教授一系列更先进技术的“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 这个名字 , 一直被沿用到了2009年 。
“我们原来招生特别容易 , 真正能考进我们学校的都是中考分数只差满分10分、8分的超高素质人才 。 ”校史馆的董红梅老师骄傲地向采访人员介绍 , “即使过去国家有一批这类的学校 , 但提起我们学校 , 那才是建材老大哥 , 是真正为国家基础建设扛大旗的龙头学校 。 ”
馆内有个30多平的房间用来做优秀校友的展示 , 每一张照片都代表着一位国家顶尖的技术人才 , 其中不乏有工业局局长、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工业研究所所长 。
走出校史馆 , 是一面巨大的展示墙 , 墙上是一排山峰 , 每一段山顶上都用红点标注着学校的重大突破 。
董红梅说 , 这代表着学校勇攀高峰的精神 , 但细看山峰上的最后一个标注 , 停留在了2009年 , 这一年 , 中国最大的钢铁集团之一——首钢集团迁出北京——为了还北京一片蓝天 。
北京的各大水泥厂也一关再关 , 如今只剩下两个 。 曾经与金隅“骨肉相连”的琉璃河水泥厂 , 已经在几年前转型为了垃圾场 。
董红梅不太愿意提起学校2000年之后的变化:高校扩招已成时代潮流 。 过去被大学淘汰的学生依然是同龄人中相对优秀的一批人 , 现在 , 学生全挤到大学里去做人上人 , 他们在招生市场上抢不到一点话语权 。
作为教龄20多年的老职工 , 她有些唏嘘 , 这只也曾游在招生链顶端的一条“鲸鱼” , 如今追赶不上时代了 。
一所技校的改革迷途
不断关掉旧专业 , 开设新专业 , 这就是金隅的改革方案 。
看起来是成功了 , 但在采访的最后 , 董老师叹了口气 , 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不改革就得死 , 改了革我们也不一定能活 。 ”
层层重压之下 , 金隅已经到了危及存亡之秋 。
2004年 , 北京市修订城市总体规划 , 不再强调“经济中心” , 而是确定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定位 , 产业结构调整为“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产业轻型化” 。 换句话说 , 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都要离开 。
从技术转向服务 , 金隅的改革或多或少有着被动的成分 。 学前教育、养老服务等多个不该出现在“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