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为什么家长一辅导孩子功课就容易上头?( 三 )


前置共识不事先搭建起来,后面就都是对牛弹琴 。

最后还是落到辅导孩子这件事上,上面的这些分析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首先,“知识的诅咒”大概率存在,所以我们的第一步是坦然的接受这个“诅咒”,而不是去想当然认为自己是个特例 。
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多一份耐心之外,更要多一份理性与客观:可能有一些家长觉得,我在辅导功课的时候已经把身段放的足够低了,我已经尽可能的做到了换位思考和通俗易懂,但“知识的诅咒”几乎是生理性的,你面前这个孩子有多“不懂”,这仍然会超出你的想象 。

辅导|为什么家长一辅导孩子功课就容易上头?
文章图片

其次,尽量摸清你和孩子之间的前置共识 。也就是说,你现在给孩子讲这道题,你得清楚的知道孩子的知识点储备到了什么阶段 。
这其实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对这个家长来说,他不但得长期跟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得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孩子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有针对性的辅导 。
可能到这里有的家长会有疑问: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需要我给他总结吗?他自己天天上课为啥这个都搞不清楚?
你看,这就又陷入“知识的诅咒”了,这里的“知识”是指反省自己的知识结构还有哪些缺陷的能力 。如果你家孩子真有这个能力,那他大概率能自己找老师同学解决问题,也就用不着让你出面辅导了 。
另外,关于辅导功课,我们那个“很上头”的情绪应该就事论事,不要给自己加戏 。
孩子做的慢,好半天也学不会,家长因为这些而焦躁都是人之常情,但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个基础之上搞一些让事态变糟的表达,比如:
“妈妈平时上班已经很累了,妈妈已经很有耐心了,你要还是这么不用功,就是不尊重我的付出!”
“如果你连做第一道题都要花10分钟,那做一套卷子就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这种做题的速度怎么行?”
这两种推导,一个叫“回报思维”,一个叫“灾难叠加”,都不是就事论事的态度 。

辅导|为什么家长一辅导孩子功课就容易上头?
文章图片

其实当家长们一边辅导一边上头,心里给孩子贴上各种诸如“偷懒”、“不认真”、“不上进”的标签时,不妨想想我们自己 。
我们做的半途而废,畏惧不前的事情还少吗?比如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们立flag一年要看多少本书,最后年末了发现那些书都是翻了开头的几页也就搁着了 。我们可能觉得那些书写得还不够吸引人,或者内容读起来还有些吃力,我们一定会给自己找一些正当的理由 。
但假如我们慢一点,有计划有步骤的,慢慢分章节的把那些书啃下来,其实终究是做得到的 。
就好比写这篇文章,为了说清楚主题,我们把文章分了几个部分,然后每段话尽量不搞太长,这样你是不是读下来也没有那么吃力了?
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其实也应该像这样,在保有耐心,大致摸清了前置共识之后,为他的学习做点量身设计 。
(责任编辑:孙颖莹_NB190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