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校园|申时校园|嘉定:提质增效,为教师赋能


申时校园|申时校园|嘉定:提质增效,为教师赋能
文章插图
图说:新城实验小学“纸上魔法社”特别吸引孩子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每月一天“学术假”、每学期10小时“休息券”,在花园里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的教学教研活动。在嘉定的“申时校园”,学校想方设法,多措并举为教师赋能。教育的温度,温暖学生,也温暖了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师。
嘉定区新城实验小学 把爱好变成能力,给成长“做加法”
顾纯祎老师是嘉定区新城实验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她对折纸尤其喜爱,她开发的“纸上魔法社”深受小朋友喜爱,在周三“快乐活动日”,她的课一直是学生心中的“爆款”。
“双减”后,她要参与第二时间段(16:30-17:30)的课后服务,显然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她却总是元气满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新城实验小学从关爱教师身心出发,三招赋能教师,确保课后服务的教师队伍稳定,社团体系稳固。
申时校园|申时校园|嘉定:提质增效,为教师赋能】学校对所有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员工实施每月1天学术假工作制。在学校没有重大活动并提前安排好课务的前提下,教师每月可自由选择一个全天,处理个人事务或为身心充电。顾老师的小小心愿就是开设“纸上魔法社”使小朋友的课后服务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学术假里,顾老师潜心磨练平时从美术组老师那里学来的新技能,不断为自己充电。
对参与第二时间段(16:30-17:30)和第三时间段(17:30-18:00)服务的教师,学校实施每学期10小时休息券工作制。教师可以采用分散或部分集中的方式灵活使用。看似每次不长的一两个小时,却足够顾老师在工作日,去文具店或者书店悉心选购折纸材料,效率比下班后或者双休日高多了。
为了减少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学校另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名班级助理和一名有经验的学科导师,共同协助班级管理和特殊学生辅导。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学科到位了,才是真正的育人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深度依托同济大学母体资源,聚焦学生素养培育,践行“同济精神”,贯彻执行“双减”工作,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建设一支同舟共济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基础,完善优化学校课程体系。聚焦“教师赋能”,实践“五项管理”后的提质增效。

申时校园|申时校园|嘉定:提质增效,为教师赋能
文章插图
图说: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测量池塘的蓄水量
在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和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有一块“一米菜园”、有一处“生境花园”,“生境花园”既是同学们课间休憩放松的好去处,更是老师们提升育德能力的实验场。
在那里,教师共同开设《行走的自然课堂》,生物老师带领同学研究动植物多样性,美术老师带领同学用画笔美化种植箱,音乐老师开花园音乐会,劳技老师开展草木染课程,数学老师带领同学测量池塘的蓄水量,班主任老师在那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班会课。
学校参与同济大学教改课题《基于大中小学贯通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研究》和“十大学院”贯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建构跨学科课程框架。团队教师逐步明确了跨学科案例实施方向,解决了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形成多维递进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教师团队获得嘉定区首届教学成果评比特等奖,也给安亭学区创造力实践项目校以参考与借鉴,共同提升育德能力。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王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