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佩庆|规范教师言行 唤醒专业自觉

日前 , 北京某小学两位低年级教师“批评”、拖拽前排女生 , 还发动全班学生起哄和排挤该女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 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 对于这起教师违反师德的事件 , 相关部门快速发布公告回应 , 及时进行了调查和处置 。 这起教师违反师德的事件为广大一线教师敲了一记警钟 , 值得引以为戒 。
如何最大限度地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 笔者认为除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外在约束和常态化的师德教育与培训之外 , 更重要的是唤醒广大教师的专业自觉 , 构筑起高灵敏度的内部“防火墙” 。
所谓教师的专业自觉 , 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专业性的认知 。 也就是说 , 教师面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时 , 随时随地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专业工作者的身份;一旦自己的言行偏离教师的专业形象 , 马上就会下意识地产生警示反应并主动地进行纠正 。
根据该视频推断 , 两名涉事教师不像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 。 但令人遗憾的是 , 她们不仅当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激言行有何不妥 , 事后还把视频发至家长群 , 将自己的不当言行“有图有真相”地公之于众 , 可见其作为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不强 。
唤醒专业自觉需要教师强化个人学习 , 主动补上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文件的知识“短板” , 做到知法懂法、知规守规、依法从教 。 其实 , 这与学科课程标准等学习一样 , 也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进修与学习 , 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置之不理 。 比如 , 教育部自2012年以来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中 , 都无一例外地将“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 ,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这句唯一的否定句式写入其中 , 认真去体味才会理解其中的深意 。
唤醒专业自觉需要教师个体建构全面、正确的专业化认知 。 新时代吹响了我国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 , 而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和专业化 。 教师对专业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能够教好一门课、让学生考高分、拥有高升学率的片面认知 , 而是要自觉更新观念 , 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集中体现和落实到立德树人上来 , 落实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 。
唤醒专业自觉需要教师强化情绪的自我管理 , 杜绝“暴力”沟通 。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 , 好的教育就是有好的师生关系 。 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 , 关注学生的需求 , 用爱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去引导和感化学生 , 让学生发现教师由内而外的善良 。 教师不仅要唤醒而且还要努力保持和强化内心的专业自觉 , 守护好童真 , 给学生一个健康幸福的童年 。
(作者系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06日第2版
【金佩庆|规范教师言行 唤醒专业自觉】作者:金佩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