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告诉你高校教师的真实收入”“一个大学青年教师的工资条”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 高校教师的薪酬、福利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不断引发热议 。 实际上 , 这既关系到高校对教师的底线保障 , 也涉及高校教师评价的公平性、激励性问题 , 更深刻影响到高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
到2035年 , 要实现“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 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 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 首先需要高校教师具有职业自豪感 。 高校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 , 还要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积极努力 。 在社会生活中 , 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 , 理应具有职业自豪感 。 然而 , 现实却并非如此 。
客观而言 , 高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需要教师转变观念 。 如有些专家所言 , 做教育就要专心教书育人 , 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教学成果奖、科学发明奖 , 才是高校教师真正应看重的“福利” 。 高校教师一定要有职业自豪感 , 要看到高校教师这一独特身份所带来的幸福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围绕幸福与收入之间增长关系的不一致性进行了经济模型验证 , 表明收入增长并不一定会伴随着幸福感的增强 。 这一“幸福悖论”表明 , 教师福利的增长并不一定是提升教师幸福感、荣誉感的唯一动力 。 实际上 , 既然投身高等教育 , 高校教师就应不忘初心 , 不能将目光仅仅盯着高收入、高福利而忘记了当初选择献身学术研究的理想 。 当然 , 高校教师凭借自身能力 , 借助多种方式获得合法收入 , 理应得到尊重 。
从另一角度看 , 高校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需要合理的物质保障 。 一方面 , 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也是普通个体 , 需要体面的薪酬待遇和必要的福利回馈 。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 , 其底线便是保障满足教师谋生的需要 。 另一方面 , 高校教师对薪酬、福利不够满意的原因 , 正在于高校在教师评价机制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 一些高校过分强调论文发表数量而忽视论文质量 , 注重教师的科研水平而忽视教学能力 , 注重教师申报课题而忽视课题本身的社会贡献度 。 这些评价指标无形中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 , 也很大程度上消解着高校教师的自豪感 。 因此 , 高校应切实完善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 , 为教师获得自豪感提供保障的同时 , 增强高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
高校也应认识到教师职业自豪感与学术尊严的问题 。 世界一流大学的实现需要一流的高校教师 , 而一流教师理应受到充分的尊重 。 这不仅涉及高校教师的自我认同 , 而且还关系到高校教师的学术尊严 。 没有高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自豪感 , 便难有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而这些恰恰是无法通过行政要求与福利等利益激励来扭转的 。 高校应以平和的心态、理性的视角来看待高校教师的现实诉求 。 为高校教师匹配体面的薪酬待遇 , 这既是对高校教师的尊重 , 也是对其学术尊严的确证 。
随着高等教育评价方式的逐渐转型 , 破除“五维”的高校评价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 高校教师评价正从简单化、粗放化走向精细化、科学化 。 增强高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 还要切实加大同行评价的力度 。 高校教师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能力、教学水平等 , 同行是比较权威的评价主体 。 如果高校教师的诸多业务能得到同行的理解与认同 , 借助同行评价来精准评估教师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贡献 , 必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推荐阅读
- 评价|智慧教育拓展育人工作新路径
- 评价|汾阳:乐考嘉年华 寓教于乐促成长
- 教师|教育部出台高中办学评价指南:不得给教师下达高考升学指标
- 教育部|教育部出台高中办学评价指南:不得给教师下达高考升学指标
- 低年级|智慧评价助“双减” 考试变身“大闯关”
- 评价|用项目式学习撬动期末评价改革
- 课堂|规避评价的“功利化”“形式化”
- 高中|教育部出台高中办学评价指南:不得给教师下达高考升学指标
- 客服|公道自在人心:学生和家长可不可以对老师做出“负面评价”
- 教育|佛山顺德:构建发展性德育评价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