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二 )


既学知识,也学技能
“制定个性化育人模式,把课堂建到企业里去”
前几日,周晓红接到了同校商贸系同学的电话。“这个同学正在企业参加实训,学开网店、做直播和推广。她学得很快,帮企业提高了不少销量。”周晓红说,“她的梦想,就是毕业后开家网店,自己创业。”
据职成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近年来,教育部搭建了一批合作平台:“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2019年,启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全国组建了约1500个职教集团,吸引约3万家企业,覆盖了近70%职业院校。”
对接物流、电商公司,培养电商从业者;与汽车公司合作,立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企业在校内开设智能设备维修工厂,学生直接参与维修业务……这几年,潍坊商业学校以校企合作育人为主线,搭建实训基地,让企业传技能、教技术。
“省里出台校企合作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借势而行,引入社会力量办学,根据行业需要,制定个性化育人模式,把课堂建到企业里去。”校长孙中升说。
林晨记得,一次老师带他们去一家知名机械制造公司参观,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设备。汽车减速器装配车间里的机床,自己在学校就操作过。操作面板的程序,就是学校里学过的软件。“与企业导师交流,用人标准、招聘流程等都会详细介绍,企业非常愿意接纳我们。”
边学习边实践,这一年,他和同学组队参加科创比赛,设计制作过书库智能盘点机器人小车、汽车后备箱驱动器等,拿了不少奖。林晨还发现,因为社会实践经历多,他们这些中专升上来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很有优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孙善学认为,校企融合近来形势很好,但部分保障和激励措施还需要进一步落地。“比如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涉及多部门,有的地方没有制订落实细则。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但提取多大比例作为绩效工资、上限是多少还不明确。”
就业前景,持续向好
“毕业生出路很多,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
如今在河北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当炼钢工人的杨鑫航,2018年毕业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前身)冶金技术专业。谈及在学校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他赞不绝口:“课程内容对口钢铁企业里炼铁炼钢生产岗位,学校与各大企业都有用工合作。”
杨鑫航工作3年多,如今每月工资7000多元,超过本地平均水平。“企业对职工发展有规划。年轻人可以根据自身所长,选择技术、管理等不同成长路径。我除了日常车间工作,还在团总支担任职务,多方面锻炼。” 目前刚刚评上助理工程师的他,正在读成人本科教育,争取把学历再提升一个层次。
在徐国庆看来,办好职业教育,应建立良性的“职教高考”制度,加快对职业本科教育办学内涵的探索。“职业本科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在企业直接就业,并能即刻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院校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均应建立适合职业本科教育的评估体系。”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今年9月迎来首批12个专业的本科生。“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实际,服务新业态,对接新职业。比如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对接绿色钢铁、智慧炼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瞄准智能制造。”教务处处长刘少坤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