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相信专业“鄙视链”,不如遵从内心

近日,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不少高校存在专业“鄙视链”,计算机、电子科技、数据、金融成为高居鄙视链顶端的专业,而在智能科技兴起并赋能各传统技术行业的背景下,与“技工”相关的职业选择仍持续被边缘化。采矿、污水处理、土建等专业甚至被误解为落后的“夕阳产业”,即便在薪资方面有不小的竞争力,多数大学生仍然无心于此。
高校的专业“鄙视链”,也是社会变化在象牙塔的投射。一般来说,人都有避险性,同时也有逐利性,时下热门专业一般意味着“工资高”“有前途”,很容易受到众多学生青睐。哪些职业热门,大学里与其相关的专业往往更受欢迎。有热门专业,则意味着就会有相对不那么热门甚至所谓冷门的专业。然而因为专业“一时有钱途”,就将其置于鄙视链顶端,则显示出短视、偏见。事实上,大学是最不应该有专业鄙视链的地方。只要遵从自身兴趣、精研学问,哪怕是冷门专业也能学出广阔天地。
说起专业“鄙视链”,从时间维度来看,那都是伪命题。社会变迁不居,此时的热门专业,彼时可能会成冷门。90年代大学里经济财经专业紧俏,后来外语法律新闻热门,再到近些年的电子信息专业受到热捧。各领风潮不过十年甚至更短。如果跟着专业热门度“根据脑热度”选专业,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永远也跟不上社会更迭步伐。即便是从功利角度考量,专业也没有“冷”“热”绝对边界,有的倒是你有没有把专业学好学深,再热门的专业学的半桶水也是白搭,所谓冷门的专业学到融会贯通,也是用途无穷。
大学里不应该有专业鄙视链,只应有敬畏专业内在规律的潜心研习。如果大学里都容不下一时所谓的冷门专业,那么人类文明前途何在? 大学在整个社会文明体系中身居独特地位,就因为其有追求“无用之用”的价值遵循。偏基础研究的专业,“无用”即是大用,相关学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往往更大。大学生选择专业,不能只跟着社会热点走,还要考虑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我现在选择什么专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选择。像邓稼先、钱学森等大家,当初读书时未必选的是律师、金融等“热门专业”,而是未来国家民族振兴发展“最紧缺的专业”,选择专业也要“为未来而选”“为国家民族而选”。
大学|相信专业“鄙视链”,不如遵从内心】大学里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所谓的“热门专业”,未必就是该学校的“强势专业”。一些双一流大学里的“生化材环”专业,正是社会上所谓的“天坑专业”,可这些大学的所谓冷门专业,也是学科排名上的“优势专业”。这些优势专业,给学生未必能带来多大钱途,但对国家在特定领域的前途发展关系重大。选择关系国家竞争力和未来的专业,也是使命感所在。如果踏上时代大潮,即便某些专业一时冷门,将来总归有收获回报的一天。总之,相信专业“鄙视链”,不如遵从内心,擅长具体专业领域,能学以致用,冷门专业也会有“大用”。(程振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