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青海江苏续写新“山海情”:以教育奋进之笔推动东西部协作( 二 )


通过实行“小步快走”的教学方式,让这些山区的孩子尽快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学会数学语言表达、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建立起师生沟通的绿色通道,努力营建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入职教师经验缺乏、专业性不强……对于新建的东林学校而言这个问题迫在眉睫,急需解决。
惠山教师与校方积极交流和探讨,开展“青蓝行动”项目,与8名新入职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常规课教学培训。
“我相信,这批新教师会成为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朱聆吉说。为了持续抓好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朱聆吉根据东林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研制度并督促执行,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使用的是双关的手法,跟它相似的还有……”班主任张高慧为隔离返校学生耐心补课。“离家2千多公里,难免会有些不适应,但如果我们现在做的这些能为孩子们带去一些好的帮助,即使我们辛苦一点,那也是值得的,这也是我们结对帮扶的意义。”张高慧一双疲惫的眼睛中泛着坚定的光芒。
东林学校中531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太乐观。当看到有的学生为了省7元的午餐费,中午回家只能吃方便面或是冷馒头,支教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在胡宇栋的牵线下,堰桥街道胡家渡各企业家自发成立“惠爱”助学基金会,驱车两千多公里,专程前来东林学校进行爱心捐助,爱心款项达7万元,解决了50名山区学生一年的午餐费用,并承诺将长期帮扶,直至孩子们九年级毕业。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
乐都东林学校的师生们说,惠山支教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朴素情怀,横跨地域的经度,拓宽师爱的维度,在江南水乡和河湟谷地之间继续书写着精彩答卷。(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