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育培训供给改革与需求引导两手都要硬

距离2022年春节还有三周,随着春运火车票的开售,归家心切的人们都在摩拳擦掌,比拼手速和运气。同样需要手速和运气加持的还有家长们。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均需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脱胎于好未来的“乐读优课”也以“持证上岗”的身份和来自学而思的师资,低调开启了春季班的招生。这也是“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学科类培训课程第一次开售。
乐读优课在线小班和大班的收费标准统一为22元/课时,定价最能体现当前学科教育的非营利属性。学而思的K9主讲老师只有少部分进入乐读优课,其APP显示,有的老师每周上课6次,占满了所有能排课的时间。师资的稀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程的抢手,有家长打了100多个电话才抢到名额。然而,抢到课的家长仍是少数。
如此低的价格能保障师资质量吗?有限的名额能满足旺盛的需求吗?
改革|教育培训供给改革与需求引导两手都要硬】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的基础概念,教育不完全是经济问题,但也可以借助供给和需求这个经济学工具来进行分析。
根据经济规律,市场有需求就有供给,现在校外供给端管住了,校内供给还没有充分跟上来,市场正处于从校外培训向校内服务转换的切换期,但市场上的需求还在,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产生地下供给端,从而导致更大的治理成本。解决办法当然不能是消灭需求,因为需求是内在的,只能靠调整供给。
因此,在供给方面,一方面要按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成本、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合理的政府指导定价;另一方面,要在目前政府指导定价的基础上,给予机构适当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支持,给其合理的生存空间。培训机构也不必气馁,非营利学科类课程的设置未必是无用功,可以为素养教育以及高中、考研教育输送后备军,也能给平台持续引流。
市场旺盛的需求无法消灭,应该予以正确引导。比如禁止超前教育,“抢跑式”的超前教育让家长们十分焦虑,教育的“剧场效应”由此形成。若不引导家长减少这种需求,培训热将永远难以降温,乱象也难以得到根治。
抢到乐读优课新课程的家长们,在收到课程讲义后大失所望,“感觉和学校里的难度差不多”。这是对的!只有对外释放“这里就是单纯补习”的信号,家长对培训机构的需求,才会从现在的提分、竞技,转变为发展个性、兴趣,由此,培训机构才会真正变为兴趣班、特长班,这才应该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初心”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