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一夜回到解放前,从豪捐北大10亿到被监管立案, 中公教育也要凉了?


中公教育|一夜回到解放前,从豪捐北大10亿到被监管立案, 中公教育也要凉了?

文章图片


中公教育|一夜回到解放前,从豪捐北大10亿到被监管立案, 中公教育也要凉了?




考公如此火热 , 中公教育却快要凉凉?
自1999年成立以来 , 中公教育逐渐成为国内考公培训界“一哥” , 2019年2月成功借壳上市 , 2020年底 , 总市值超过2600亿 。
创始人李永新也成功超越自己北大的师兄弟俞敏洪、张邦鑫 , 以910亿元身价跻身“2020胡润全球教育企业家榜”首富 。
【中公教育|一夜回到解放前,从豪捐北大10亿到被监管立案, 中公教育也要凉了?】但凡事盛极而衰 ,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 , 新东方、好未来等一众K12独角兽倒下了 , 中公教育的投资者也陆续抛售股票 , 股价一路狂跌 ,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总市值跌去了80% , 蒸发2000多亿 。
跟股价一起陨落的还有业绩 。 2021年第三季度 , 中公教育业绩营业收入仅为14.5亿元 , 同比下降约70% , 亏损近8亿元 。
业绩的“异常”也引来了监管的关注 。 近3个月 , 中公教育先后收到证监会、安徽证监局、深交所下发的四份监管文件 , 对其业绩失速、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问题或公开发问 , 或立案调查 。



业绩变脸、股价暴跌、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 这个冬天对中公教育来说格外寒冷 。
说起来 , 让中公教育面临如此困境的反而是曾经的杀手锏 , 协议班 。
早在2010年 , 中公教育就推出了协议班 , 学员没有通过考试就能申请退学费 , 学费也因此比普通班高不少 。
对于学生来说 , 考上了高兴 , 考不上也不会有经济损失 。
对中公教育来说 , 协议班带来了大量现金流 , 营收占到了中公全部收入的近80% 。
同时还能够快速抢占市场 , 看上去似乎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 然而这种“虚胖”业绩却带来强烈的副作用 , 最终反噬到中公教育 。
近年来 , 协议班退费率连年上升 , 仅2021年前三季度 , 退费金额就达到了123亿元 , 退费率超过65% 。
回头看去 , 中公教育的坠落早已有迹可循 , 巅峰时期2600多亿市值其实是建立在资金空转之上 , 缺乏坚实的业绩基础 。



那么未来中公教育还有机会吗?
多年来 , 作为行业“一哥” , 中公教育一直在尝试多元化经营 , 但进展并不大 。
那么经此一役后 , 如果中公教育把心思从资本运营、金融操作上转回教学质量上 , 这或许是自救的第一步 。
祝福中公教育!

    推荐阅读